噶米精编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pdf

噶米精编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pdf

ID:58950820

大小:265.4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17

噶米精编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pdf_第1页
噶米精编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pdf_第2页
噶米精编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pdf_第3页
噶米精编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pdf_第4页
噶米精编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噶米精编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师推荐⋯⋯⋯⋯⋯⋯⋯⋯⋯⋯⋯⋯⋯⋯⋯⋯⋯⋯⋯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8页,其中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等考生信息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4.请将非选择题的答案要求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否则一律无效。I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2、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2、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大富,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③④3、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图一、图三、图二、图四B.图四、图二、图一

3、、图三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4、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A.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B.唐朝时人们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C.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炮D.在元朝的大都到处可见回族商人5、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经济重心南移,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商品经济发展,交子出现D.海外贸易兴盛,市舶司的设置1⋯⋯⋯⋯⋯⋯⋯⋯⋯⋯⋯⋯⋯⋯⋯⋯⋯⋯⋯⋯⋯⋯⋯名校名师推荐

4、⋯⋯⋯⋯⋯⋯⋯⋯⋯⋯⋯⋯⋯⋯⋯⋯⋯⋯⋯6、地处南京秦淮河畔的”贡院”被专家学者称为见证了中国科举制度的”活化石”。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科举制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C.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D.戊戌变法时期废除了科举制度7、美国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费正清先生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B.重文轻武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8、下列史实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能找到的是()9、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

5、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A.①②B.②④C.②③D.②③④10、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A师夷长技B实业救国C民主科学D救亡图存11、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

6、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A.国民大革命B.武昌起义C红军长征D,西安事变1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13、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足迹,有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依次选择上海、南昌、遵义、会宁的理由是()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②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③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长征胜利。2⋯⋯⋯⋯⋯⋯

7、⋯⋯⋯⋯⋯⋯⋯⋯⋯⋯⋯⋯⋯⋯⋯⋯⋯名校名师推荐⋯⋯⋯⋯⋯⋯⋯⋯⋯⋯⋯⋯⋯⋯⋯⋯⋯⋯⋯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④③②14、“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文中描述的是()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南京大屠杀D.西安事变15、194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献词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此,中共于4月发动了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1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8、制度之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