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词语总复习ppt课件.ppt

高考复习文言词语总复习ppt课件.ppt

ID:58980725

大小:325.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9-27

高考复习文言词语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复习文言词语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复习文言词语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复习文言词语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复习文言词语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文言词语总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词语总复习一、怎样推断实词在句中的 正确含义1、形训推断法即根据汉字字形推断。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特别是会意、形声字)的分析可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1拔剑切而啖之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吃看到……去2、语法结构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由结构推断词性,进而推断词义。烟涛微茫信难求信义著于四方楚王贪而信张仪实在,副词信用,名词相信,动词3、句式推断法即语言结构

2、推断法。借助对偶、排比、互文等较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词义。这些句式里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因此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根据已知的词性、词义来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险固的地方尽被越,更加4、因文定义法即根据上下文意推断词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之者,其实亦百倍。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以。逃跑丢失灭亡5、联想

3、推断法通过所学课文或成语中有关词语的用法,互相比较,确定其实词的含义。不以外夷见忽。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收天下之兵我端正招致兵器6、声训法利用字音,找到通假关系秦伯说,与郑人盟今殴民而归之农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悦”,高兴“驱”“钝”,不锋利7、代入检验法即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总结1、立足于课本,注意积累,重点掌握一些常见实词的用法。2、掌握和灵活

4、运用推断词义的主要方法,增强推断能力。谢阿母谢媒人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绝道歉乃令张良留谢多谢后世人哙拜谢使君谢罗敷辞别劝戒感谢告诉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护爱惜、吝惜喜欢、欣赏二、古今异义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一是词义大多数已发生变化。而词义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2、词义缩小如“让”在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

5、备之意,现在后一个意思不用了。“臭”字,古代泛指各种气味,《易经》上说“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个“臭”就是指香味。现在“臭“只指臭味了。3、词义转移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穷”古代表示“困窘”义,现在指贫穷。4、感情色彩变化“爪牙之士”中的“爪牙”古代是褒义词,是“得力助手”之义,现在则比喻坏人的党羽,变为贬义词。“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见识浅陋,是表谦虚的中性词,今天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是贬义词。5、词义轻重有变化即词义

6、强化或弱化。“憾”的古义是“怨恨、不满”,现在表“遗憾”,古义比今天的程度要高。再如“恨”,古代多表“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仇恨、怀恨,程度加重了。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1、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今齐地方千里3、可怜体无比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下列句中红色词语,古今意义 相同的一项是()A.策扶老以流憩。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D.奚惆怅而独悲?D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

7、深思而慎取之也C.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A三、通假字通假字,指的是借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两个字的意义本来不相干,只是因为音同或音近而借用。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张良出,要项伯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4、臣以险衅,夙遭闵凶5、拜送书于庭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或师焉,或不焉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句读之不知D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8、B.秦伯说,与郑人盟C.河曲智叟亡以应D.失其所与,不知A四、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和语境相适合的意义。1、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沛公军霸上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范增数目项王二月草已芽(2)名词作状语吾得兄事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天下云集响应卒庭见相如常以身翼蔽沛公(3)名词的使动用法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4)名词的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越国以鄙远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侣鱼虾而友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