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件--第十一章.ppt

财政学课件--第十一章.ppt

ID:59001393

大小:2.68 M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9-27

财政学课件--第十一章.ppt_第1页
财政学课件--第十一章.ppt_第2页
财政学课件--第十一章.ppt_第3页
财政学课件--第十一章.ppt_第4页
财政学课件--第十一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政学课件--第十一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税收制度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税制的构成要素第二节税收制度的效应第三节税制结构本章重点:税制制度的基本要素;税收制度结构模式;我国税制改革的基本取向第一节税制的构成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一、税制构成要素1.纳税人负税人?2.课税对象征税标的物3.税目4.税率5.税收优惠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起征点免征额三种税率的比较1、比例税率--使用最为普遍2、累进税率--一般在所得税中使用3、定额税率--最为原始、最为简单比例税率是对同一性质的课税对象,不论数量大小,均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征税。比例税率的特点:计征简便。有利于规模经营和平等竞争。有悖于量力负担原则,且税负具有一定累退性。但对不同

2、性质的课税对象来说,税率是不同的: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比例税率三种税率的比较累进税率: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象的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累进税率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累进税率特点:--能体现量力负担的原则。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税负轻重不同在收入级次和税率档次相同条件下,全额重于超额计算繁简不同二者相比,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需引入速算扣除数公平程度不同在两级收入交叉点附近,全额累进的公平程度不及超额图示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税率t0O征税对象比例税率累进税率I1I2I3I4t1t2t3比例税率与带免征额的累

3、进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优缺点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从税收公平看,累进税率是较优的选择。从税收效率看,比例税率又是较优的选择。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的选择,本质上是效率与公平之间的选择。一般说来,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宜采用累进税率,商品课税宜采用比例税率。目前的普遍倾向是:为提高经济效率,应适当降低税制的累进性。定额税率定额税率:按课税对象的实物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税额。定额税率的特点:计算方便税款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税负不尽合理减免税根据目的不同,有刺激性减免税(经济杠杆)和照顾性减免税减、免税的形式主要有四种:税基式减免:对纳税人应税收入项目给予减除或免除,以缩小税基的方法,包括税收豁免、起征点与

4、免征额。税率式减免:是通过降低法定税率对纳税人的税收照顾。如企业所得税对微利企业的税率优惠。税额式减免:是对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减除或免除。如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免二减三、再投资退税、税收抵免等。纳税时间优惠:加速折旧、盈亏相抵税式支出起征点和免征额起征点开始征税的起点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或超过的全额计税在起征点附近税负分配不公平免征额免于征税的数额未达免征额不征税,超过此点只就超过部分征税税负分配比较公平二、税收分类以课税的主客体为标准对人税对物税以税负是否容易转嫁为标准直接税间接税以课税权归属不同为标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其他税收分类方法具体看书本P230第二节税收制度效应与税

5、制结构税收体系构成分类设计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财产、行为课税营业税消费税社会保险税资源税行为税财产税特点、类型、效应增值税特点、类型、效应特点、类型、效应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定义纳税人课税范围课征方法中国税制流转额流转全额C+V+M增加值V+M特性: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理论价格的构成公式:价格=成本+流转税金+利润税收负担的间接性。(比较容易转嫁)征税的隐蔽性。流转税收相对稳定。影响因素较少5.税收管理的便利性。主体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一、流转税。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流转课税的课征对象是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因而与交易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流转税的

6、效应分析1.符合普遍税收要求,有良好的税务行政效应。2.能保证财政收入及时、稳定地实现,有良好的财政收入效应。3.流转课税具有调节生产和消费的积极效应。二、所得税特性:1.企业所得税与经济效益相联系,不稳定;2.个人所得税负的分配适宜贯彻量力负担原则;3.一般情况下不易转嫁;4.税源普遍;5.计税方法复杂,稽征管理难度大。根据纳税人存在状态不同,可分为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以纯所得为课税对象--企业所得税如此,个人所得税也是这样。所得税的社会经济效应11.调节社会收入,有利于公平分配2.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累进税与内在稳定器3.具有良好的财政效应4.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所得税的财政

7、效应财政效应在商品经济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取得最大的收益,从而使建立在生产经营者利益机制上的收益所得税具有优越的财政收入效应,一方面,税收收入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纳税人收益提高而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收益所得税的课征不伤及资本,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而,收益所得税多为发达国家的主体税种。所得税的税务行政效应5.收益所得税的计算较为复杂,超额累进税率对纳税人的压力大,以及直接涉及纳税人的利益关系,税收的征收管理需要较高的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