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级文明村镇测评细则

四川级文明村镇测评细则

ID:5901104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8

四川级文明村镇测评细则_第1页
四川级文明村镇测评细则_第2页
四川级文明村镇测评细则_第3页
四川级文明村镇测评细则_第4页
四川级文明村镇测评细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级文明村镇测评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四川省省级文明村镇测评细则(2013年版)7说明一、四川省文明村镇、社区是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综合性荣誉称号。获此荣誉称号的村镇、社区,应是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名列前茅、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在全省具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的村镇、社区。二、根据创建文明村镇、社区工作实际,测评体系共设6个项目,29条内容,分布在组织领导、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村容村貌、创建活动之中。三、数据采集使用实地考察、材料审核、问卷调查三种方法。评分采用“状态描述法”,以A、B、C描述测评内容的状态。A为该项测评内容的满分;B为该项测评内容

2、满分的66%;C为该项测评内容满分的33%(测评内容的最低得分为0,用C#标示)。每一项指标的状态确定后,得出测评总分。四、申报前一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省级文明村镇、社区:1、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严重违纪和违法;2、发生重大刑事案件;3、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事故。7测评项目测评内容测评方法I-1组织领导(20分)1)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战略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指导思想,努力建成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代化村镇,全面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水平(3分);2)大力开

3、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不断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迈进(3分);3)党政领导班子对精神文明建设有责任分工、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4分);4)乡镇党委、党支部、村委会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领导班子团结、管理民主、工作务实,廉洁奉公,群众信任(4分);5)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村镇、社区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3分);6)党员、团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示范带头作用好(3分)。1)3)4)5)6)材料审核;2)材料审核、实地考察1)建立乡村学

4、校少年宫,有管理制度、活动项目、经费保障,有专兼职工作人员(4分);7I-2文化建设(19分)2)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民俗得到活态传承,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在重要传统节日期间,开展经常性的经典诵读、节日民俗和文化娱乐活动(4分);3)开展“扫黄打非”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有序,无黑网吧、违法违规经营录像厅、游戏厅,无庸俗低俗的文艺演出、无盗版和低级、宣传封建迷信出版物销售(3分);4)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科普服务站、科普宣传栏、公益性上网

5、场所及体育设施等农村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益电影放映落实,经常组织群众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4分);5)扶持发展一批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文艺团体,支持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建设,支持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演出队和个体放映队发展,拓宽农村文化服务的途径和渠道(4分)。1)3)4)材料审核2)5)材料审核、实地考察1)7I-3经济发展(12分)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带领大家广开致富门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有规划、有效果(3分);2)人均经济收入居本县(市、区)同类村镇、社区先进行列(3分);3)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机制,切实加强

6、便民、警务、文化、体育、综治、调解、敬老院、幼儿园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分);4)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农民专合组织,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开展农业休闲、观光、体验等多种功能,培育多元化、多功能的产业体系(3分)。1)2)3)4)5)材料审核I-4社会和谐(15分)1)村(社区)有群众共同制定遵守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3分);2)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好少年等评选和表彰活动,村(社区)无虐待妇幼、老人的现象,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无违法生育现象。(4分);3)村镇(社区)无偷

7、盗、赌博、乱砍滥伐、封建迷信等不法行为,无吸毒、卖淫、拐卖妇女儿童等社会丑恶现象(4分);1)材料审核2)4)材料审核、实地考察3)材料审核、问卷调查74)热心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积极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众(4分)。I-5村容村貌(16分)1)认真贯彻《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无垃圾乱丢、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等现象(3分);2)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破坏生态事件(3分);3)村

8、镇、社区内交通道路硬化、美化,主要道路亮化,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情况良好(4分);4)村镇、社区有发展建设规划,村民、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井、改灶、改厕所、改畜圈、改环境卫生)成效突出(3分);5)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及时,无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污水乱泼等脏乱差现象(3分)。1)3)4)5)材料审核、实地考察2)材料审核1)广泛开展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