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在彭洚鲫养殖中的应用研究.docx

益生菌在彭洚鲫养殖中的应用研究.docx

ID:59077905

大小:1.95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10-29

益生菌在彭洚鲫养殖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1页
益生菌在彭洚鲫养殖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益生菌在彭洚鲫养殖中的应用研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产养殖40钢料广萄2007年第15期~quat/cFedi益生菌在彭洚鲫养殖中的应用研究齐欣魏雪生陈颖张峻陈晓云摘要:本试验在彭泽鲫饲料中添加不同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光合细菌).研究其对彭泽鲫的增重率、存活率、饵料系数及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能显著提高彭泽鲫的增重率和存活率。并降低饵料系数。其中以地衣芽孢杆菌能力最强.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对此无显著差异:在降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COD含量方面,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光

2、合细菌均有显著效果。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无显著影响。关键词:生长;水质;益生菌;彭泽鲫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usplantarum)、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地衣芽胞杆菌(Baciluslicheniformis)、枯草芽胞杆菌(Bacilussubtitles)、光合细菌,上述菌种均由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保藏。1.1.2试验用鲫鱼试验用彭泽鲫平均体长15cm、体重35g。取自天津市津南区红星养殖场。1.1.3饵料天津通威预混料。1.2试验设计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水产养殖业均遭受了

3、不同程度的病害的困扰,各种流行病相继暴发,已严重制约水产养殖的发展。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高密度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养殖水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病害频繁发生。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养殖业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试验分A、B、C、D、E、F6组,每组设3个重复试验,每个重复16尾鱼,共288条,分18个水族箱养殖(800mmx450mmx600mm),每个水族箱放置1个气泡石,用汽泵充气。其中A为对照组,B为添加枯草芽胞杆菌组,C为添加地衣芽孢杆菌组,D为添加植物乳杆菌组,E为添加戊糖链球菌型发展。人们对“绿色食品”和“无污染食品”趋之组,F

4、为添加光合细菌组。每天8:30、16:30各喂若鹜。水产品优质化将是新世纪养殖业发展的必饵料一次,以鱼体重的4%投喂饵料。每天测水然。因此,利用益生素替代抗生素,既能优化养殖温、溶氧各一次,定期测COD、NH一N、亚硝酸盐环境,又能促进生长、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等指标。试验期间不使用任何药物。是国内外水产养殖者关注的焦点。1.3增重率(~rGIk)、饵料系数C、存活率(SR)本试验在完全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对5种益生菌在彭泽鲫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增重率、存活率、饵料系数及养殖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进行了分析

5、,重点在于能够找到替代抗生素产品的有效益生素制品。推动水产养殖业走向健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益生菌计算方法增重率(%)=(鱼体末重一鱼体初重)/鱼体初重xl00饵料系数=饲料消耗量/鱼体增重量存活率(%)=末期鱼数/初期鱼数xl001.4水质指标测定方法pH值采用pH8—1便携式pH计测定,溶氧采用JPB一607便携式溶氧仪测定,NH一N采用钠氏试剂光度法,亚硝酸盐采用N一(1一萘基)一乙二胺光度法,化学需氧量(COD)值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1.5数据处理方法齐欣: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采用Excel软件

6、和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魏雪生、陈颖、张峻、陈晓云:单位同第一作者。行统计学分析,先对数据作单因素方差分析饲树广函2007~I15期41水产养殖(ANOVA),组间若有显著差异,再作Duncan's多重比较,P

7、.42%、11.91%;存活率分别提高了10.67%、14.67%、13.33%。试验组D、E在增重率、饵料系数方面略强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存活率方面,试验组D低于对照组,AquaticFedng对照组NH4-N含量基本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到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NH一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A,其中试验组B、C、F的NH4-N含量与对照组A差异显著(P0.05)。’CK枯草芽孢杆菌(B)地衣芽孢杆菌(C)植物乳杆菌(D)戊糖片球菌(E)PsB(F图2试验过程中NHf-N含量变

8、化情况试验组E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1益生菌对彭泽鲫增重率、饵料系数、存活率的影响组别尾数初均重/g末均重/g增重率,%饵料系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