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物理图像题归类分析MicrosoftWord文档.doc

ID:59087555

大小:8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14

2011年中考物理图像题归类分析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1页
2011年中考物理图像题归类分析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2页
2011年中考物理图像题归类分析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3页
2011年中考物理图像题归类分析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4页
2011年中考物理图像题归类分析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中考物理图像题归类分析MicrosoftWord文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中考物理图像题归类分析山东省高唐县琉寺中学 李洪生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变化过程的特点以及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将物理过程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图像上呈现出来,可使物理过程形象、直观,使解题过程优化,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图像题是重点考察学生观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数据能力以及灵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一种好题型。下面就2011年中考题中出现的物理图像题做一点归类与探究。   一、晶体熔化图像   例1(2011年衡阳市)如图1所示是某

2、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解析:根据固体熔化时其温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可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吸热,内能增加,在坐标系里的特征图像表现为一条水平线段(BC段);而非晶体却没有这样的特点。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例2(2011年济宁市)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

3、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图2   解析:冰块是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过程,所以此图像应属于晶体的熔化图像;且冰的熔点是0℃。由此可以判断图像应是B。   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图像   例3(2011年黄石市)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4、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解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跟物质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图像中横轴表示质量,单位是Kg,纵轴表示体积,单位是m3。我们可以假定体积都是2×10-3m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A.B.c三种物质对应的质量分别为1Kg、2Kg、4Kg,根据密度公式可知ρa=0.5×103Kg/m3;ρb=1.0×103Kg/m3;ρc=2.0×103Kg/m3。可见物质c的密度最大,是物质a的4倍。   例4(2011年烟台市)如图4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

5、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丙>ρ乙   C.ρ丙>ρ乙>ρ甲   D.ρ乙>ρ甲>ρ丙    解析:图像中横轴表示体积,单位是cm3,纵轴表示质量,单位是g,整个图像表示质量随体积的变化。我们可以假定体积都是20cm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三种物质对应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m丙,根据密度公式可知ρ甲>ρ乙>ρ丙。   三、简单的运动图像   例5(2011年湖州市)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

6、撞到它。如图5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解析:本题图像是s—t关系图像,从图像中可以发现,汽车从8:20~8:23处于加速运动状态;从8:23~8:27处于匀速运动状态;从8:27紧急刹车之后又做加速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60Km/h。   

7、例6(2011年自贡市)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察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2—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若小车受到的牵引力为200N,5—7s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是_____。    解析:此图像是s—t关系图像,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小车在第2—5s内处于静止状态,速度是0,所以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0;小车在第5—7s内运动的路程,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是4m,所以这

8、段时间内做功为=200N×4m=800J,则小车牵引力的功率为=400W。   四、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图像(U-I图像)   U-I图像是最经典的电学图像。根据图像巧妙确定元件在电路中的工作点,进而由工作点的坐标即可知元件的实际工作状态下的电流、电压为求解电阻、电功率等问题创造条件。当在“I-U”图像里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2011年中考物理图像题归类分析MicrosoftWord文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中考物理图像题归类分析山东省高唐县琉寺中学 李洪生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变化过程的特点以及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将物理过程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图像上呈现出来,可使物理过程形象、直观,使解题过程优化,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图像题是重点考察学生观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数据能力以及灵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一种好题型。下面就2011年中考题中出现的物理图像题做一点归类与探究。   一、晶体熔化图像   例1(2011年衡阳市)如图1所示是某

2、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解析:根据固体熔化时其温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可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吸热,内能增加,在坐标系里的特征图像表现为一条水平线段(BC段);而非晶体却没有这样的特点。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例2(2011年济宁市)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

3、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图2   解析:冰块是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过程,所以此图像应属于晶体的熔化图像;且冰的熔点是0℃。由此可以判断图像应是B。   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图像   例3(2011年黄石市)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4、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解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跟物质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图像中横轴表示质量,单位是Kg,纵轴表示体积,单位是m3。我们可以假定体积都是2×10-3m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A.B.c三种物质对应的质量分别为1Kg、2Kg、4Kg,根据密度公式可知ρa=0.5×103Kg/m3;ρb=1.0×103Kg/m3;ρc=2.0×103Kg/m3。可见物质c的密度最大,是物质a的4倍。   例4(2011年烟台市)如图4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

5、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丙>ρ乙   C.ρ丙>ρ乙>ρ甲   D.ρ乙>ρ甲>ρ丙    解析:图像中横轴表示体积,单位是cm3,纵轴表示质量,单位是g,整个图像表示质量随体积的变化。我们可以假定体积都是20cm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三种物质对应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m丙,根据密度公式可知ρ甲>ρ乙>ρ丙。   三、简单的运动图像   例5(2011年湖州市)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

6、撞到它。如图5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解析:本题图像是s—t关系图像,从图像中可以发现,汽车从8:20~8:23处于加速运动状态;从8:23~8:27处于匀速运动状态;从8:27紧急刹车之后又做加速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60Km/h。   

7、例6(2011年自贡市)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察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2—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若小车受到的牵引力为200N,5—7s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是_____。    解析:此图像是s—t关系图像,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小车在第2—5s内处于静止状态,速度是0,所以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0;小车在第5—7s内运动的路程,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是4m,所以这

8、段时间内做功为=200N×4m=800J,则小车牵引力的功率为=400W。   四、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图像(U-I图像)   U-I图像是最经典的电学图像。根据图像巧妙确定元件在电路中的工作点,进而由工作点的坐标即可知元件的实际工作状态下的电流、电压为求解电阻、电功率等问题创造条件。当在“I-U”图像里表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