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骨科部分复习资料

外科学骨科部分复习资料

ID:5910675

大小:9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28

外科学骨科部分复习资料_第1页
外科学骨科部分复习资料_第2页
外科学骨科部分复习资料_第3页
外科学骨科部分复习资料_第4页
外科学骨科部分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科学骨科部分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段。2、骨折可由创伤和骨骼疾病所致。3、病理性骨折:骨骼疾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的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可发生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4、骨折的成因:①直接暴力②间接暴力③疲劳性骨折5、根据骨折处皮肤、筋膜或骨膜的完整性分为: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6、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不完全骨折、完全骨折。7、不完全骨折分为:裂缝骨折、青枝骨折。8、完全骨折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骨垢分离。9、压缩性骨折:骨质因压缩而变形,多见于松质骨,如脊椎骨和跟骨。10、骨骺损伤:经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

2、的骨组织。11、根据骨骺稳定程度分类: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12、常见的骨折端移位:①成角移位②侧方移位③缩短移位④分离移位⑤旋转移位13、造成各种不同移位的影响因素:①外界暴力的直接作用方向是造成骨折端移位的主要因素;②不同部位的骨折由于肌肉的牵拉可造成不同方向的移位;③不恰当的搬运。14、骨折的临床表现:①全身表现:休克、发热;②局部表现:(1)骨折的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2)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和骨檫感。15、具有骨折的三个特有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骨折。16、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骨折如裂缝骨折、嵌插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没有典型的

3、骨盆特有体征,因常规行X线平片检查,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以便确诊。17、骨折的X线检查一般应拍摄包括临近一个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应拍摄特殊位置的X线平片。18、有些不易确定损伤情况时,还需拍对侧肢体相应部位的X线平片,以便进行对比。19、早期并发症: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骨筋膜室综合症。20、晚期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创伤性骨关节炎、关节僵硬、急性骨萎缩、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挛缩。21、骨筋膜室综合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

4、的一系列早期综合征。22、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23、机制: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的水肿使骨筋膜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变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24、根据其缺血的不同程度而导致:濒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性肌挛缩、坏疽。25、可根据以下四个体征确定诊断:①患肢感觉异常;②被动牵拉受累肌肉出现疼痛(肌肉被动牵拉试验阳性)③肌肉在主动屈曲时出现疼痛;④筋膜室即肌腹处有压痛。1、治疗:①骨筋膜室综合症常并发肌红蛋白尿,治疗时因予以足量补液促进排尿;②如果筋膜室内压力>30mmHg,因及时行筋膜室切开减压手术。2、骨折愈合过程: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

5、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3、骨折临床愈合标准:①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②局部无异常活动;③X线平片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4、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①全身因素:年龄、健康状况;②局部因素:骨折的类型、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软组织的损伤程度、软组织嵌入、感染;③治疗方法的影响: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切开复位是软组织和骨膜剥离过多、开放性骨折清创时过多的摘除碎骨片、骨折持续骨牵引治疗时牵引力过大、骨折固定不牢固、过早或不恰当的功能锻炼。5、骨折的急救:抢救休克、包扎伤口、妥善固定。6、骨折固定的目的:①避免骨折端在搬运过程中对周围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内脏的损伤;②

6、减少骨折端的活动,减轻病人疼痛;③便于运送。7、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8、复位标准:解剖复位、功能复位。9、解剖复位:骨折端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和对线良好。10、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断端虽未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11、一般认为功能复位的标准是:①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③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移位,必须完全复位;④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12、复位方法:手法复位、切开复

7、位。13、切开复位的指征:①骨折端之间有肌肉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②关节内骨折可能影响关节功能者;③手法复位未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④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⑤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应行切开复位;⑥不稳定性骨折,如四肢斜形、螺旋形、粉碎性骨折及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者。14、骨折的固定:外固定、内固定。15、骨外固定器适用于:①开放性骨折;②闭合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③骨折合并感染和骨折不愈合;④截骨矫形和关节融合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