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旅游业的几点思考.pdf

婺源旅游业的几点思考.pdf

ID:59111078

大小:95.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13

婺源旅游业的几点思考.pdf_第1页
婺源旅游业的几点思考.pdf_第2页
婺源旅游业的几点思考.pdf_第3页
婺源旅游业的几点思考.pdf_第4页
婺源旅游业的几点思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婺源旅游业的几点思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婺源旅游业的几点思考汪汉新(作者系婺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婺源是个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多年来如同一颗久居深山中的绿色明珠,一直不为外人所知。近年来,随着“中国最美乡村”这样一个品牌的日益唱响,随着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游览,旅游业一年一个台阶。短短几年,婺源发展成了江西唯一的“中国旅游强县”。婺源旅游的发展成效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发展到今天,对婺源旅游业的发展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对于今后婺源的旅游业乃至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其他地方发展旅游产业都有重要的意义。一、婺源旅游业发展的历程2001年以

2、来,婺源县抢抓机遇,提出了“优先发展旅游产业,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目标,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先后开发建设了江湾、李坑等20余个旅游景区,其中国家4A级景区5个,形成了东、西、北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婺源先后被评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县为整体命名的国家3A级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回顾过去,婺源旅游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经历了三次跨越:(一)2001年,婺源旅游业实现了第一次转变。婺源旅游启蒙于九十年代中期,是在市场自发环境下,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的过程。通过外界散客,尤其是摄影团

3、体的传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品牌认可度,“中国最美乡村”从少数游客的感受,通过民间口耳相传和互联网多媒体传播,逐渐成为婺源的旅游形象和地区形象。但由于婺源的旅游资源分散,政府财政乏力,决定了在产业发展初期,婺源旅游不能象其他景区那样,集中资源,成立机构统一开发。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打破常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放手民营,多元投入”的举措。一方面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县政府拿出最好的旅游资源(包括亚洲最大的鸳鸯栖息地鸳鸯湖、小桥流水人家李坑、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等)进行招商,吸引民资和外企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形成多种经济

4、成份共同投资的热潮。另一方面,政府舍得“让利于民”。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民间力量投入旅游相关产业开发,尤其是在税收上,每年按企业新增税收地方所得部分的30%奖励外商投资企业,做到“放水养鱼”,鼓励和扶持民间力量投入旅游相关产业开发,为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大开绿灯。正是这种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使民营企业撑起了旅游产业的一片天空。2001-2005年,我县共引进县内外旅游开发资金达5亿余元,其中,三清集团拆资近2亿元用于开发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明清古建筑群思口延村,江湾景区以公开竞标的方式拍出1/6了3830万元的标价,

5、成为江西省历史上旅游景区出让的大手笔。在充满生机的旅游机制下,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日趋完善。2000年婺源县内只有宾馆10余家。2005年,全县共有宾馆、旅店170余家,标准床位共达6000多个。其中,三星级的有三家,二星级的有八家。县城新城区的天佑路、文公路在几年内发展成为“宾馆路”、“饭店街”。婺源在接待能力方面走在了江西省县级的最前列。五年内,全县投入4.9亿元,完成县乡公路路基改造330公里,路面硬化334公里,出县主干道和通景区公路均铺上了油路,县城至乡镇和景区形成了1小时通达圈。(二)2007年,婺源旅

6、游业实现了第二次转变。随着婺源旅游业的发展,产业初期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带来景区点多面散、特色不明显,带来了无序竞争、形不成规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各景区的恶意竞争影响了产业素质的提升和综合效益的提高。为改变这种现状,提升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2007年,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旅游发展策略,在充分征求各景区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一个集团、一张门票、一大品牌”的思路,通过股份合作、股份收购等方式,将县内10个精品景区资源进行整合,组建了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近2亿元。股份公司成立以来,在对外营销和景区深度开发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扩大了“中国

7、最美乡村”品牌影响力,我县接待游客人数、门票收入、综合收入不断创历史新高。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1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0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5%、37.7%,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达10亿元,相当于全县GDP的27.4%,三产比重由2001年的30∶36∶34优化为2008年的16∶42∶42。同时,增强了婺源旅游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对县财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三)进入2009年,婺源旅游业迎来了第三次转变。经过前几个阶段的积累,尤其是2001年来,婺源旅游业在数量上实现了较快的发展,旅游人次、门票、综合收入三大指标

8、上增长迅猛。进入2009年,婺源旅游业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三次重大转变。我县审时度势,调整了发展思路,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增效,实现三大转变,在旅游增长方式上,由数量型向质量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