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医学资料microsoft word 文档 (2)

ID:5912140

大小:4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8

医学资料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第1页
医学资料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第2页
医学资料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第3页
医学资料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第4页
医学资料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资料microsoft word 文档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声带瘫痪(喉返神经麻痹)医案发表者:李凡成 (访问人次:3843)(录自:李凡成、肖国仕主编《耳鼻咽喉科临床妙法绝招解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一、概述由于声带的运动神经支配障碍所致声带运动障碍,称为声带麻痹。病因包括中枢性与周围神经病变,其中以喉返神经麻痹最为多见。诊断时需要排除胸肺部的肿瘤并与肌病性瘫痪和环杓关节固定相签别。声带麻痹属中医学喉瘖范畴。其病机主要与金创外伤(如甲状腺手术损伤)、外感风邪入络(如白喉、肠伤寒、流感、麻疹、肺炎、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或血瘀、痰凝喉窍畴有关。二、妙法绝招解析1.外感风寒,痹阻窍

2、络干祖望验案(1)病历摘要:张某,男,28岁。声音嘶哑年余,屡治少效。刻下声嘶不扬,进食稍快即作呛咳,咽部胀闷,似有物阻。检查见双侧声带清白,左侧声带固定于旁正中位,闭合欠佳。双侧披裂肿胀不充血,咽部无明显异常。此乃风寒痹阻所致,治以疏风散寒,活血通络:防风、川芎、独活各6g,桑寄生、秦艽、落得打、功劳叶、伸筋草各10g,松节2个、鸡血藤15g,蝉蜕、甘草各3g。复诊:上方服25剂后,声音好转,左侧声带活动自如,披裂肿胀消失。处方:上方去独活、防风、松节、加百合、当归、淮山药各10g以善后。(俞军等,《辽宁中医杂志》1986;12:1-

3、3)(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辨证依据不足,干老从风寒痹阻认识,当有所据,或属经验之谈,但临床资料介绍不全,无从知晓。治以疏风散寒,活血通络。方中防风、川芎、独活疏风散寒;桑寄生、秦艽、落得打、松节、鸡血藤、功劳叶、伸筋草均具活血通络之效;蝉蜕祛风开音;甘草调和诸药。百合、当归、淮山药健脾补肺养血,使正气存内。吴贤益验案(1)病历摘要:杨某,女,15岁。声嘶1个月,无发热及外伤史。查:左侧声带外展障碍,血沉3mm,胸透(-),心肺(-),脉细,舌淡红,苔薄腻。证属风邪阻络,拟祛风通络。处方:桑叶、菊花、荆芥各9g,防风4.5g,鸡血藤15

4、g,稀签草9g,蝉蜕4.5g,千层纸、牛蒡子各4.5g,淮山药、茯苓各12g,薏苡仁15g,甘草4.5g。7剂后仍有呛咳,续原方加减:荆芥、防风各6g,生黄芪、桑叶、络石藤各9g,稀签草12g,甘草、海风草各4.5g,海风藤9g,淮山药12g,大枣18g。7剂。呛咳好转,发音改善,脉细,舌淡红。原方续服20剂后,左声带已能活动,发音改善,闭合欠佳。再以上方14剂而愈。(吴贤益、朱宗云,《辽宁中医杂志》1992;5:27-28)(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声带麻痹原因不明,以其年少而无外伤史,从风邪阻络认识,治以祛风通络。方中桑叶、菊花、荆芥

5、、防风疏风散邪;蝉蜕、千层纸、牛蒡子利喉开音;鸡血藤、稀签草活血通络;淮山药、茯苓、薏苡仁、甘草益气健脾以扶正。二诊方中,荆芥、防风、桑叶疏风散邪;络石藤、稀签草、海风草、海风藤祛风通络;生黄芪、淮山药、大枣、甘草益气健脾以扶正。2.风邪挟痰,痹阻窍络(王公厚验案)(1)病历摘要:陈某,因脱衣感寒受凉后声音嘶哑2个月余。曾投以玄麦甘桔汤及金银花、连翘、薄荷等类药物不效,转某医院诊为声带麻痹,治之亦未效。患者表情痛苦,不能口述病情,以笔代之。查其咽喉无红肿,无疼痛,舌淡无苔,脉浮缓。此系风寒袭肺,痰凝滞着。治以温经散寒,涤痰驱风:小白附片

6、60g(先煎1.5h)、干姜24g,细辛6g,防风、桔梗、蝉蜕、牛蒡子、法夏、陈皮各15g,麻黄9g,甘草6g。上方2剂而愈。(《千家妙方》第682页)(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从风寒袭肺,痰凝络痹,喉窍失利认识。治以温经散寒,涤痰驱风。方中麻黄、防风辛温,发散风寒;细辛温经散寒;小白附片辛温,善祛风痰以通痹,尚助干姜温阳祛寒,助法夏、陈皮以除痰;蝉蜕、牛蒡子祛风利咽开音;桔梗、甘草化痰利咽。值得讨论的是,本例患者见证并无明显的“痰”证可见。然中医学认为,“怪病多痰”,而喉属肺窍,肺主表,声带麻痹,乃经络痹阻之症,从风痰阻络认识似无不可,

7、但只能归属作者经验之见。本例患者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而且剂量偏重,以凡成之见,病有可用之机,但与舌脉之象却不很吻合,然疗效甚捷,其玄妙之处尚难理解,特录于此,以供临床参考。3.正气不足,风邪阻络(吴贤益验案)(1)病历摘要:杨某,女,15岁。患者主诉嘶哑1个月,无发热及颈部外伤史。检查见左侧声带外展障碍,血沉3mm,心肺及胸透正常。脉细,舌淡红苔薄白。证属风邪阻络,拟祛风通络:桑叶、菊花、荆芥、稀签草各9g,防风、甘草、蝉蜕、胖大海各4.5g,鸡血藤、生薏苡仁各15g,千层纸1.5g,淮山药、茯苓各12g,7剂。二诊:吞咽仍有呛咳。宗

8、原法加减:荆芥、防风各6g,生黄芪、络石藤、海风藤各9g,淮山药、稀签草各12g,甘草、海风草各4.5g,大枣18g,7剂。三诊:呛咳好转,发音转佳,脉细,舌淡红。上方续服34剂而愈。(吴益贤等,《辽宁中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