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患者的饮食知道.doc

血透患者的饮食知道.doc

ID:59132250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12

血透患者的饮食知道.doc_第1页
血透患者的饮食知道.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血透患者的饮食知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透析病人饮食指导蛋白质摄入:选用优质高生物效价的动物蛋白质为主,如鲜奶、蛋、鱼、瘦肉等,补充各种必须氨基酸。植物黄豆、花生中虽然含蛋白质高,但含必须氨基酸少,不宜多吃。   2、热量摄入:一般情况下30~45kcal/kg/d,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3、钙及其他物质的补充:补钙、补锌和铁,及足量B族维生素   4、限水:一般每日控制体重增加0.5kg为宜,透析间期过多水摄入可导致水中毒和心血管并发症。   5、限钠:每天钠应限制在2~3g以内,防止高血压及心力衰竭。   6、限钾:限制钾的摄入,防止高血钾症。   7、限磷:高磷低钙可引起代谢性骨

2、病,避免食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心、脑、肾、肝、植物黄豆、花生等食物。   8、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时饮食注意事项除遵照糖尿病肾病饮食治疗原则外,尚须注意以下几点:透析后因病情改善,食欲增加,饮食的总热量和蛋白质量应比透析前适当增加。每次透析约丢失蛋白质2~3.5g。透析后饮食中蛋白质量按每日1~1.2g/kg体重供给,每日可给鸡蛋2个,牛奶5OOml,适量的鱼、肉等因血液透析失血量大,饮食中应补充丰富含铁质及维生素C的食物进食低磷饮食外,还可加用氢氧化铝,以降低磷的吸收透析时大量维生素丢失,应给予足量维生素B和维生素C。   总之,现在的研究已证明低蛋

3、白、低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对保护肾功能非常重要,尤其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就应重视食疗。1.营养不良因素摄入不足:①尿毒症本身的毒素刺激,胃肠功能低下,透析不充分。②透析患者在腹透液中葡萄糖的吸收入血,降低食欲。③腹透液进入腹腔后,腹部涨满感。④血液透析过程中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透析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蛋白质丢失,也可引起营养不良。⑤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造成。洛阳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肖爱华   2.伴发感染性疾病:机体蛋白质和脂肪的进一步消耗,使营养状态更加恶化,代谢及体内激素紊乱。   3.疾病本身常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及内分泌障

4、碍。为了某些治疗的需要,常常出现过度的营养控制,营养物质的结构不良、丢失过多、对营养吸收不足等。   饮食原则如下:   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2~1.4g/(kg·日)。这是指能充分透析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其中50%应为优质蛋白,可选用的食品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等。注意不要用豆制品、硬果类食品。其他部分可食碳水化合物及部分主食类。超标准的蛋白质是不能摄入的,可能引起远期并发症。热量每日供给125~146kJ/kg(30~35cal/kg)。   限制钠盐的摄入:尿量正常的病人可不限制钠的摄入,尿量减少的病人,要限制钠盐

5、的摄入量,一般每日不超过5g,无尿的病人每日钠盐的摄入应控制在1~2g。   限制钾的摄入:钾的摄入可依病情而定。一般每日摄入量为2~2.5g。应慎用含钾的食物,如蘑菇、海菜、豆类、莲子、卷心菜、榨菜、香蕉、橘子、花生、干贝、芹菜、南瓜、优质蛋白及动物脏器,切勿暴饮暴食,预防高血钾的发生。高钾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可危及到病人的生命。   限制磷的摄入量:磷摄入量每日限制在600~1200mg。食物中几乎都含有磷。应避免富含磷的食物摄入,如蛋黄、全麦面、动物内脏、干豆、硬果、奶粉、巧克力、海米、小米、绿豆以及软饮料等,对这些食品的摄入要掌握一个适当的

6、量。   控制液体摄入量:尤其是水分,体重增加应控制在每2次透析间增长不超过4%。饮水量一般为前1天尿量增加500ml为宜。要控制好入量,首先要做到充分透析,透析效果好,口渴感会相对减弱,限制钠的饮食,饮水的温度适宜,应饮用冰水或热水,不宜饮用温水,不要连续大量喝水,饮用时应含满一口水,一吞而下,医护人员应能准确计算脱水量。补充各种所需的维生素:透析过程中,水溶性维生素丢失比较多,必须补充。尤其是维生素B和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