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初探.doc

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初探.doc

ID:59179704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1

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初探.doc_第1页
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初探.doc_第2页
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初探.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初探海安县角斜镇中心幼儿园李红云【摘要】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实施中教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教师提问的策略对科学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有效的提问能深化幼儿对事物的理解;激励幼儿更专注于探究活动和内部心理活动;指导幼儿的探究更加缜密和细致;引导幼儿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科学结论。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探索性、层次性、概括性。【关键词】科学探索活动教师有效提问当前,一种“以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引导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的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幼儿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主要方式,并已经成为指导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是

2、以幼儿围绕某个主题,带着问题对材料进行摆弄和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以获得直接经验和体验的过程。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是从意识到有问题开始的,幼儿有了疑问并产生了寻求答案的愿望时,主动探究才进入了准备状态。这时的提问有助于引起和促进幼儿的探究,引发幼儿的思考问题。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在科学面前,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提出有效的探究问题是科学活动良好的开端。教师的有效提问应该包括探究问题的提出和探究过程中的提问及结束活动时的概括三个方面,就像“一棵树”,前者是树根,后者是树干、树枝,探究问题的提出决定了幼儿将从哪里开始探究和怎样探

3、究,因此要符合幼儿的经验和实际认知水平;探究过程的提问来自于教师对幼儿经验、认知特点和概念的了解与把握,只有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才能帮助幼儿实现探索;结束活动中的概括是经验共享和提升。那么,提问时教师应注意些什么呢?一、探究问题的提出具有探索性3幼儿都有好想象的特点,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幼儿期儿童的想象活动中开始出现一些创造性因素,他们的想法不只停留在原有的物象上,而是在他们所熟悉的知识空间到处遨游,因此老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启发性。根据幼儿探索事物的心理特点,循着幼儿认识事物的思路设疑提问,提出可供探索的主题,让幼儿通过尝试操作、摆弄、观察、表达等一

4、系列活动,进行探索,把幼儿的探索活动一步一步引向深入。在大班“认识玩具”时,我先提问:“你们玩过哪些电动玩具?”小朋友纷纷回答:“奥特曼玩具”;“遥控赛车”;“电动陀螺”……我再问:“电动玩具是怎样动的?”小朋友又回答:“电动玩具有开关”;“电动玩具用电池”……接着又设问“你能想办法让这里的玩具动起来吗?”(玩发条、手拉玩具)。幼儿探索兴趣的培养、探索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在探索活动开始部分铺设线索,为幼儿引出一条探索之路,有利于幼儿探索活动的顺利开展。回忆电动玩具的特征,既能引发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能使幼儿对眼前的玩具产生联想,使幼儿在潜意识中产生对玩

5、具动因的思考,也为后续活动作了铺垫。再如:在“水的溶解”的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食糖、盐、细沙、味精等实物,提出了“这些东西放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为什么有一些盐没溶解沉在水底?我们想什么办法让他们都溶解?”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探索性,能启发幼儿从多方面去思考和探索,并在活动中操作感知、比较,得出科学的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探究过程中的提问具有层次性在教学中设计的提问要有层次性,首先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然后再以层次性的提问逐步加深,扩展内容,丰富知识,建构概念,使整个过程结构严谨,体现发展性原则。如“顶纸板”中,首先让幼儿尝试用手顶纸板,引导幼儿初步

6、探索“顶”的现象,“除了手可以顶纸板,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也可以顶住纸板?”在出示辅助材料后又抛出问题:“小棒和可比克桶哪个容易顶住纸板”“为什么小棒不容易顶呢?”再如在“有趣的声音”的过程中提问:“你们摇一摇,听一听,响罐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声音会不一样?”“为什么装有石子的罐子里声音很响呢?”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寻找答案。这两个活动,从经验入手——找原因——发现变化——引伸学习,一步步加深学习,充分体现了提问的层次性,在幼儿原有的水平上步步深入,扩展了幼儿的充分想象,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三、探究结束时的提问具有概括性3概括水平的发展

7、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维果茨基指出:概括发展中的每一个新阶段,都依赖于先前阶段的概括,是在先前基础上发生的。因此在幼儿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以后,应该让幼儿学会简单的概括,这就需要老师对幼儿提出概括性的问题。如在中班“让水搬家”活动中,幼儿通过操作和实践以后,已发现一些材料的吸水性,就可向幼儿提问:“刚才是怎样帮助小水滴搬家的?”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操作实践过程简单地讲述一下。再如在认识了袋鼠、青蛙、兔子等会跳的小动物之后可向幼儿提问:“这些小动物为什么都有跳的本领?”让幼儿通过观察概括出:因为它们都是前腿短、后腿长,所以都会跳。在科学探索活动的开始、过程中及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