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兼词.ppt

古汉语中兼词.ppt

ID:59197211

大小:21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0-30

古汉语中兼词.ppt_第1页
古汉语中兼词.ppt_第2页
古汉语中兼词.ppt_第3页
古汉语中兼词.ppt_第4页
古汉语中兼词.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汉语中兼词.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汉语中特殊词兼词什么是兼词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杨伯峻先生。杨伯峻在《文言文法》说:“这类词的特点是,以一个字,却同时起两个不同的词性的作用。有些是合音词,有些却不是合音词;譬如常用的‘诸’字,有时是‘之于’两字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那么,这一‘诸’字便同时既起代词的作用,又起介词的作用,‘一身而二任了’。因此,我管它叫兼词,因为它表面上只是一个字,却兼任两种词。”简单来说兼词就是指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不同的词类。常见的兼词有“诸”“焉”“盍”“曷”“叵”“旃”。1.“诸”的位置不同,意思也有所不同。在句中时相当于“之于”(

2、“之”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在句末时相当于“之乎”(“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例:①投诸勃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②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③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④子闻诸?《左传•昭公八年》(闻诸:闻之乎,听说过这件事吗?)2.“焉”根据语气的不同,可理解为“于何”(在哪里)或“于此”(在这里,在那里)。例:①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②驰椒丘且焉止息。(《离骚》)(且焉止息:暂且在此停息)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④青麻头伏焉。(《促织》)3.“盍”相当于“何不”

3、。例:①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楚世家》)(免其父:免了他父亲的罪)4.“曷”通“盍”。例:①中心好之,曷饮食之?(《诗经•唐风•有杖之杜》)(中心:心里)②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之!(《尚书•汤誓》)5.“叵”是“不可”的合音。例: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新唐书•尹惮传》有成语“居心叵测”。6.旃读“zhān",这个兼词比较少用,是“之焉”的合音,“之”是代词,“焉”是语气词。例:①愿勉旃,毋多谈。(杨恽《报会宗书》)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采苓》)兼词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还有所体现,如下面这个句子:他们表示要诉诸于法律

4、,通过法律讨回公道。我们如果知道“诸”是兼词,就很容易判断出这是赘余的问题,应去掉“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