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原理寒潮复习.doc

天气学原理寒潮复习.doc

ID:59209542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10

天气学原理寒潮复习.doc_第1页
天气学原理寒潮复习.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天气学原理寒潮复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寒潮天气过程1、寒潮定义: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寒潮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剧烈的降温和偏北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霜冻和雨凇等灾害性天气。中央气象台的寒潮标准规定,以过程降温与温度负距平相结合来划定冷空气活动强度。就全国而言,从9月到次年的5月都可能发生寒潮。按季节划分,发生最多的是春季,大约占寒潮总次数的一半;其实是11月份深秋季节。冬季的寒潮次数相对要少于春秋季节。2、冷空气的源地和路径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源地(3个地区)a.新地岛以西的洋面b.新地岛以东的洋面c.冰岛以南的大西洋洋面据中央气象台统计,来自这三个源地并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有95%都要经过

2、西伯利亚中部(70~90°E,43~65°N),并在那里积聚加强,我们称该地区为“寒潮关键区”。这个地区为寒潮预报的着眼点。冷空气入侵我国有四条路径西北路(中路)、东路、西路、东路加西路3、寒潮天气系统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高压、寒潮冷锋极涡:极地高空的由半球冷中心形成的深厚冷低压,在高空为绕极气旋式闭合环流。极涡形式:对称绕极型、偏心型、偶极型、多极型。极地高压(暖高压)①500hPa图上有完整的反气旋环流;②有范围相当的暖中心与位势高度场配合;③暖性高压主题在70°N以北;④高压维持在3天以上。极地高压是深厚的暖性高压,主要是由于中高纬度的阻塞高压进入极地而形成的。

3、寒潮地面高压是造成寒潮的强大的地面冷高压。寒潮冷锋随高度向冷空气一侧倾斜。4、寒潮中期天气过程倒Ω流型、极涡偏心型、大型槽脊东移型寒潮中期预报的关键系统应是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暖性高压脊。5、寒潮的短中期天气过程小槽发展型、横槽型和低槽东移发展型7、各类寒潮的共同点(1)、寒潮爆发前都有强大的冷空气在寒潮关键区堆积,简称为强冷堆。(2)、寒潮爆发时都有引导冷空气南下的高空偏北气流。(3)、都有南北方的热量大交换。(4)、大多数寒潮过程都是东亚大槽的更替过程。(5)、每次寒潮发生,都有强大的冷锋过境,冷锋一过境,寒潮天气就出现,表现为剧烈降温和偏北大风。8、各类寒

4、潮的不同点(1)、冷空气的源地和冷空气路径不同。(2)、冷高压向南活动的形式不同,冷高压主体南下、扩张南下、分裂南下和补充南下。(3)、类型不同。9、寒潮发生的基本条件:(1)冷空气堆积强大的条件,又称为冷源条件:(2)有高空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的条件,又称为环流条件;10、寒潮的预报寒潮预报分为:寒潮的强冷空气堆积预报、寒潮的爆发预报、寒潮的路径与强度预报、寒潮天气预报。强冷空气在西伯利亚、蒙古堆积是寒潮爆发的必要条件。a.高空图上有冷中心或冷舌500hPa冷中心(-40℃)700hPa冷中心(-32℃)b.地面图上有1050百帕以上的冷高压11、寒潮天气现象的预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