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矿山井巷设计规范.doc

非金属矿山井巷设计规范.doc

ID:59310592

大小:1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5

非金属矿山井巷设计规范.doc_第1页
非金属矿山井巷设计规范.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非金属矿山井巷设计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1矿山井巷6.1.1一般规定6.1.1.1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应遵守GBJ213的规定。6.1.1.2井巷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基建期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生产期由矿山企业自行编制。——井底车场矿车摘挂钩处,应设两条人行道,每条净宽不小于1.Om;——带式输送机运输的巷道,不小于1.Om。6.1.1.3每个矿井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间距应不小于30m。大型矿井,矿床地质条件复杂,走向长度一翼超过1000m的,应在矿体端部的下盘增设安全出口。每个生产水平(中段),均应至少有

2、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应同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井巷的分道口应有路标,注明其所在地点及通往地面出口的方向。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均应熟悉安全出口。6.1.1.4装有两部在动力上互不依赖的罐笼设备、且提升机均为双回路供电的竖井,可作为安全出口而不必设梯子间。其他竖井作为安全出口时,应有装备完好的梯子间。6.1.1.5井下存在跑矿危险的作业点,应设置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的通道。6.1.1.6竖井梯子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梯子的倾角,不大于80°;——上下相邻两个梯子平台的垂直距离,不大于8m;——

3、上下相邻平台的梯子孔错开布置,平台梯子孔的长和宽,分别不小于O.7m和O.6m;——梯子上端高出平台1m,下端距井壁不小于O.6m;——梯子宽度不小于O.4m,梯蹬间距不大于O.3m;——梯子间与提升间应完全隔开。6.1.1.7行人的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人行道应符合下列要求:----有效宽度,不小于1.Om;——有效净高,不小于1.9m;——斜井坡度为10°~15°时,设人行踏步;15°~35°时,设踏步及扶手;大于35°时,设梯子;——有轨运输的斜井,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宜设坚固的隔离设施;未设隔离设

4、施的,提升时不应有人员通行。6.1.1.8行人的水平运输巷道应设人行道,其有效净高应不小于1.9m,有效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人力运输的巷道,不小于O.7m;——机车运输的巷道,不小于O.8m;——调车场及人员乘车场,两侧均不小于1.Om;----井底车场矿车摘挂勾处,应设两条人行道,每条净宽不小于1.0m;----带式输送机运输的巷道,不小于1.0m。6.1.1.9无轨运输的斜坡道,应设人行道或躲避硐室。行人的无轨运输水平巷道应设人行道。人行道的有效净高应不小于1.9m,有效宽度不小于1.2m。

5、躲避硐室的间距在曲线段不超过15m,在直线段不超过30m。躲避硐室的高度不小于1.9m,深度和宽度均不小于1.0m。躲避硐室应有明显的标志,并保持干净、无障碍物。6.1.1.10在水平巷道和斜井中,有轨运输设备之间以及运输设备与支护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O.3m;带式输送机与其他设备突出部分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O.4m;无轨运输设备与支护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O.6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