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野鹤自悠然.docx

闲云野鹤自悠然.docx

ID:59331505

大小:20.3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04

闲云野鹤自悠然.docx_第1页
闲云野鹤自悠然.docx_第2页
闲云野鹤自悠然.docx_第3页
闲云野鹤自悠然.docx_第4页
闲云野鹤自悠然.docx_第5页
闲云野鹤自悠然.docx_第6页
闲云野鹤自悠然.docx_第7页
闲云野鹤自悠然.docx_第8页
资源描述:

《闲云野鹤自悠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闲云野鹤自悠然  認识饶惠熙老先生已近30年光景了。  最初的相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未见其人,却见其诗。大别山英山县活跃着一大批老、中、青诗人,屡屡在全国诗歌赛事上拔得头筹,被誉为诗词之乡。在众多诗人当中,尤以老年诗人群更见功力,影响致远,被誉为头三甲的是夏中雄先生、肖浪平先生和饶惠熙先生。8/8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夏老先生的诗词,风格凝重,比喻奇诡,境界高远,字字句句,饱含着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悲情色彩浓厚,叹息之声如在耳旁。其代表作《芙蓉怨》,用典贴切,想象奇特,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花与美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穿越时空,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叹为观止

2、。诗句通过对历代几位女性悲剧命运的思考,字字带血地控诉了封建男权政治的丑恶,深情地期望女性“莫将颜色徒夸艳”,不要沦为男性玩物,要自强特立,做命运的主人。“花落楼前坠绿珠,蛛丝缢若杨妃练。残瓣风吹落厕中,紫姑人彘相惊叹。”芙蓉花飘落楼前,竟如美人绿珠,不堪被赵王伦所辱而坠楼身亡,芙蓉花飘落在蛛丝网上,竟如美人杨贵妃自缢身亡,芙蓉花吹落入厕中,竟就像被吕后砍了双手双足丢入其间的戚夫人与厕神紫姑相对……这样新奇而又大胆的比喻,在中华诗词大观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夏老先生的诗词造诣,不同凡响。  肖浪平先生,也是英山县诗词界的翘楚,仅就他的《咏柳》,即可窥见其诗词功力上乘:

3、“翠楼妆重伤春色,残月留连照岸边。细叶才黄风剪剪,柔条又绿意拳拳。五珠陶宅随年近,十里章台旧梦牵。枝折阳关嗟客远,灞桥曾泣树笼烟。”全诗句句用典,典典与柳相切;恰到好处,不着雕痕;思路清晰,一气呵成。艺术造诣深,将千古与柳相关的文化信息,都融入诗中,确不失为佳品。这首诗曾获《湘潇书画诗词社》全国命题限一先韵征诗大奖赛一等奖,是恰如其分的。8/8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但,尽管前两位先生的诗词艺术达到了高水准,可在诗词氛围上,却总是笼罩着悲郁气息,让人感到压抑与悲切,很难提振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向上的动力,缺失阳光温暖的一面,而恰恰饶惠熙先生的诗词创作,于英山县诗词

4、界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饶惠熙先生是一位典型的农民,是英山县马鞍寨村的村民。他一边种田,一边吟诗作赋,很有陶渊明的诗风。他的诗,高洁而恬淡,诗句娓娓而来,禅意氤氲,平和味美,既没有愤世嫉俗的不平,也没有狂放不羁的讥诮,有的只是“到此不妨闲处坐,一杯先品雨前茶。”(《英山茶叶谷》)的心静,“嗟余一亩三分地,获取朝霞更晚霞。”(《杂感》)的知足,还有“林中瀑布只闻声,灾后风光不了情。幸得青山依旧在,从头收拾好躬耕。”(《林中瀑布》)的爱心和“如诗如画龙潭畈,觞咏年年秋果盈。”(《江南春·龙潭畈油茶》)的祝愿。8/8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饶惠熙先生的诗非常接地

5、气,躬耕稼穑,春种秋收,采茶品茗,鸡鸣狗吠,炊烟袅袅,田园风光,都在他的诗中,如画般精妙地再现,美感绵绵,情意缠缠,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造诣,让人怦然心动,品味再三,惊喜嘉叹,思绪翩翩,如这首《石斛》:  石斛  树干相依共快哉,高山岩石远尘埃。  金钗成叶迎春长,玉竹生花到夏开。  伴我经寒亦经暑,助人怯病又怯灾。  休言身细纤为草,大用何妨处处栽。8/8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石斛是一种植物。它生长于高山岩石地,或附生于树干上,细若小草,长三四寸,夏日开花,其叶形如钗,故又名金钗石斛。石斛经久耐干,看似旱死了,可只要洒些水,它立马又鲜活如初,故乡人赐名为千年竹

6、。石斛既可观尝,也可入药,是人们非常推崇的滋阴补虚极品,位列“九大仙草”之首,素有“千金草”“软黄金”“植物黄金”“救命仙草”之称。饶惠熙先生的这首诗,不着眼它的金贵,不细述它的妙用,仅就它的生存环境与诗人的关系相互呼应,很好地托物言志了诗人的人文情怀,自然恬淡地体现了诗人的山野妙趣,一“快哉”活灵活现,一“远尘埃”高洁可见,而“休言身细纤为草,大用何妨处处栽”,又“位卑未敢忘忧国”地烘托出诗人的美好希望,全诗干净明了,清风扑鼻,有陶诗遗韵。  再看这首《打要》:  打要  此事真堪我辈宜,好将腐朽化神奇。  扭来掌上阴阳合,数去提中骈偶知。  始信铅刀终有用,漫言椽笔竟

7、无为。  我今坐对一堆草,正是经纶大展时。8/8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要,在大别山地区叫要子,捆新割的稻谷把子,用乱稻草扭编而成的草龙绳,二十个为一提,每到新稻要收割之时,农人都要预先打好要子,以备收割时用。饶惠熙先生将这一简单农活,写得入神入化,大有经纶江山万里之慨、化腐朽为神奇之妙,“扭来掌上阴阳合”,一骈一偶,铅刀椽笔;“坐对一堆草”“经伦大展时”,可谓开合有致,收放自如,达到了简单生活艺术化的、形而下与形而上和谐契合的境界。  再看这首:  客至  时令近端午,庭榴已著花。  为他鸡黍约,访我水云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