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探究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探究

ID:5933879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探究_第1页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探究_第2页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探究_第3页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探究_第4页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探究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资源能源和环境承受着日益严峻的压力。据统计,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煤,其中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以上。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实现“‘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的节能减排目标。在国务院下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

2、案》中将建筑节能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列为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工程,对夏热冬冷地区提出了既有居住建筑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6000万平方米的节能改造目标任务。6近年来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迅猛,出现了大量新的节能技术/产品,由于建筑节能改造涉及到建材、暖通空调、建筑电气等多个专业,而目前尚未针对各类既有建筑的成套适宜改造技术体系,多数从业者由于专业背景的单一性,难以对建筑节能改造中涉及的各大类技术/产品进行全面、综合的掌握,以至在实际改造工程中没能使用到最合适的产品/技术,影响到了改造工程的最终效果。因而,急需

3、集成可方便从业者使用的先进适用性建筑节能技术体系,方便从业者进行节能技术的识别,技术应用效果、适应性的一般性判断。本文从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节能技术、建筑电气系统节能技术、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监测与控制系统节能技术等5个方面开展研究,探索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二、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体系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建筑外墙隔热保温、建筑门窗隔热、遮阳系统和屋顶隔热保温技术。各项技术的选择与应用需结合到各类型建筑的运行管理特征、位置特征、现有围护结构性能特征、节能

4、改造目的、技术经济性分析等进行技术的筛选与合理应用。对于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改造的技术体系应用,目前已分别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单项技术,但完善的技术应用体系尚未完整形成,技术体系的完善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结合建筑现有围护结构性能特征,分析围护结构性能对建筑能耗的作用,分析围护结构各部分的能源消耗比重,根据节能改造的技术经济投入分析,确定围护结构技术改造重点;62、根据建筑的功能特点,分析建筑运行管理特征,分析围护结构与建筑运行管理的协调和能源消耗特征,确定建筑围护结构的管理与维护方式与方法,确定围护结构的改造方

5、式与方法;3、根据建筑的位置特征和现有围护结构的性能特征,分析建筑在整体运行环节中对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动态需求,确定围护结构的改造技术类型。三、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节能技术体系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节能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空调系统的动态调节、系统高性能设备使用、送风方式、建筑通风方式和新风运行管理等技术,各项技术的选择与应用需结合到建筑性能、设备效率、室内环境满意度、空调系统现状和技术经济性等进行技术的筛选与合理应用。对于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节能改造的技术体系应用,目前已分别形成

6、了较为成熟的单项技术,但完善的技术应用体系尚未完整形成,技术体系的完善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结合建筑空调系统运行现状,测算其运行参数如机组能效系数等是否满足节能标准,分析系统节能改造潜力,根据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经济投入分析,确定空调系统运行体系改造重点;2、针对建筑空调系统各设备现状进行测算,核查各参数是否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分析各设备节能改造潜力,根据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经济投入分析,确定空调系统设备改造重点;63、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建筑地址、使用人员和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分析建筑对新风和自然通风方式的需求,

7、根据建筑实际情况,确定建筑相关技术的选用。四、建筑电气系统节能技术体系电气系统节能技术包括对建筑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及对建筑电路平衡的智能控制等技术。各项技术的选择与应用需结合到各类型建筑的现有用能设备控制方式、照明灯具类型及系统控制方式、空调系统运行方式、室内环境参数控制体制、运行管理体制、技术经济性分析等进行技术的筛选与合理应用。对于电气系统节能技术体系应用,目前已分别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单项技术,但完善的技术应用体系尚未完整形成,技术体系的完善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通过对建筑进行能耗统计及能源审计

8、,分析建筑现有能耗水平及其运行管理水平,分析建筑智能运行管理的节能潜力,确定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改造的重点;2、根据对建筑进行的能耗分析,进行建筑能耗拆分,判断其高能耗系统,结合建筑各用能系统的运行记录和室内环境舒适度要求,确定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体系改造方式及方法。五、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体系6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地下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等技术。各项技术的选择需结合到各类型建筑所在地岩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