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生态意识转变发展思路发展循环型畜牧业.doc

强化生态意识转变发展思路发展循环型畜牧业.doc

ID:59403960

大小:29.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5-27

强化生态意识转变发展思路发展循环型畜牧业.doc_第1页
强化生态意识转变发展思路发展循环型畜牧业.doc_第2页
强化生态意识转变发展思路发展循环型畜牧业.doc_第3页
强化生态意识转变发展思路发展循环型畜牧业.doc_第4页
强化生态意识转变发展思路发展循环型畜牧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化生态意识转变发展思路发展循环型畜牧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强化生态意识转变发展思路发展循环型畜牧业强化生态意识转变发展思路发展循环型畜牧业——对当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发展的思考摘要:畜牧业的大发展一方面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畜产品,另一方面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粮畜禽争夺有限粮食资源;食草牲畜对温室效应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畜禽的粪尿污染和浪费令人头疼也令人心疼等等。本文着重介绍了畜牧业循环发展的现状以及通过怎样的发展模式和思路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怎样转变方式和调整结构使畜牧业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上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循环发展路子。关键词:畜牧业,

2、循环,发展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益突出耕地资源紧缺、水资源紧缺和粮食生产压力加大的矛盾显露出来,为此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畜牧业,转变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动物性食品要适度生产和适度消费,将我国畜牧业发展置于资源和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畜牧业。另一方面,畜牧业发展在保证提供安全、健康的产品前提下,怎样做到对环境从有污染到不污染再到能够有利改善生态环境这种模式转变以及在保证粮食安全、温室效应、发展良性循环型畜牧业等方面做到应有的贡献大有文章可做,也迫在眉睫!一、畜牧业循环型畜

3、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畜牧产品的需求呈递增态势。要加快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步伐,必须按照新形势下的要求,调整优化畜牧养殖结构,提高畜牧产品质量,选准养殖项目,扩大养殖规模,实行良种良法配套,种草养殖结合,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利用技术。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可持续的循环发展道路。 (一)资源与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畜牧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容纳能力密切相关,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畜牧业增长首先受到客观资源环境

4、条件的制约。(1)饲料资源缺乏。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不足400公斤,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来,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虽都有所增加,但除了少部分主产省份外,大多数地区现有的玉米供应能力仍满足不了饲料生产的需求。蛋白质饲料原料更是严重匮乏,主要蛋白质饲料原料大部分依靠进口。目前我国饲用鱼粉约70%需要进口、大豆约70%需要进口、合成氨基酸50%以上需要进口。(2)畜牧业调整用地趋于紧张。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的迅速发展,畜牧业调整用地的需求逐年增加。而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新增养殖用地的报批在部分地区非常困难。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

5、达、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土地资源紧缺对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已显得十分突出。(3)养殖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在一些养殖集中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郊区,盲目无序高密度发展养殖,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畜禽排泄物污染问题。草原牧区生产方式落后,管理粗放,超载过牧现象严重,造成草原生态严重退化,对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二)养殖方式粗放制约着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畜牧业养殖方式仍然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l)小规模分散饲养占主体,养殖方式落后。目前,我国生猪和肉牛的养殖农户小规模分散饲养仍占2/3

6、,肉羊占60%,奶牛和蛋鸡占40%。人畜混居,畜禽混养,小规模、开放式的养殖方式,既给重大疫病防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带来巨大隐患,也严重影响着畜禽良种、动物营养等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制约着畜牧业整体生产能力的提高。(2)良种主要依赖进口,饲养管理不规范。我国畜牧业生产中使用的主要畜禽良种一直依赖国外进口,品种改良的不彻底和饲养管理的不规范是造成我国畜禽单产水平低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商品猪和肉牛的平均胴体重分别为77.6公斤和134公斤,比发达国家约低12公斤和194公斤;奶牛平均年产奶量3500公斤,比发达国家平均

7、约低5000公斤,单产水平低直接限制着畜牧业生产率的提升。(三)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是制约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养殖户仍然是分散经营,获得生产、销售、技术和信息的能力差、渠道少,不仅造成畜牧业生产水平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弱,而且容易造成区域性、阶段性的盲目发展和供需失调,极易导致畜牧业的大起大落,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l)农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2)缺乏职能完善的行业协会。(四)科技创新体系难以支撑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进步是促进畜

8、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要素。当前我国畜牧业科技进步水平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畜牧业科技投入与产值比重不适应。2005年,我国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35%,而国家对畜牧业科技的投入仅为畜牧业产值的0.047%,远低于农业的0.12%和种植业的0.14%。畜牧科技投入的渠道窄、资金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