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课件1(苏教版必修3).ppt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课件1(苏教版必修3).ppt

ID:59475769

大小:2.61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9-14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课件1(苏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课件1(苏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课件1(苏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课件1(苏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课件1(苏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课件1(苏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本10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解题西方东方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史专家。生于比利时的根特。在大学期间,学习过哲学、化学、数学、结晶学等专业,1911年获博士学位。1912年创办国际性科学史杂志“Isis”,担任该杂志主编近40年,并发起成立国际科学史学会。他为科学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一生著述甚丰,出版著作15部

2、,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他为创立“科学史学科”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因而被人们称为“科学史学之父”。他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语和汉语在内的14种语言。有人称他为20世纪世界上学识最渊博的人之一。他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和谐地集于一身,成为罕见的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相结合的典范。了解作者科学史学会的萨顿奖章辨析文体本文是一篇科学随笔。“随笔”亦称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风趣幽默,写作者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委婉曲折地传达

3、自己思想感情。按照内容分为生活随笔、思想随笔、文化随笔、学术随笔等。本文属于学术随笔的一个小类,表达了作者对于东、西方科学和全人类科学发展的看法、观点和主张,字里行间跳动着一个着眼全人类科学发展的科学史学者的拳拳之心。本文属于什么文体?1、正音:重蹈覆辙(chóngdǎofùzhé)衰(shuài)亡盛(shèng)气凌人2、辨形:蔓(“艹”,意为像蔓草一样延伸开来):蔓延。漫(“氵”,像水流淌开来):漫延,漫步,漫山遍野。3、补释:经院式:指陈词滥调的一套套形式。经院,原指天主教会的学院。希腊精神:唯我独尊的神态。犹

4、太精神:艰苦奋斗、精打细算、坚忍不拔的实干精神。道德热忱:最可嘉的工作热情。字词读写①渺小/缥缈;②蔓延/漫谈;③重复/颠覆;④衰败/热衷;⑤骇人听闻/言简意赅/放浪形骸;⑥舀水/献谄/缺陷。热身练习1、比较字形,组成词语。①渺()②蔓()缈()漫()③复()④衰()覆()衷()⑤骇()⑥舀()赅()谄()骸()陷()答案2、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下面问题(不要再用“母亲”或“父亲”的比喻)。①东方的科学的特色是。②西方的科学的特点是。3、指出下列各句的论证方法。①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

5、西方是极端对立的。()②在很大程度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③热爱真理——像科学家那样热爱真理的全部,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有实际用途的和没有实际用途的;热爱真理而不是害怕真理。()④科学的应用常常握在那些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人手中,犹如不经过教育和训练而去驾驶一辆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一切科学的基础以实验科学为主的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演绎论证比喻论证不是拟人。所谓“拟人”,必须写出人的特性自主研读1、速读全文,试给课文分出3部分,并归纳各部分大意。思路提示:可按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引论

6、部分抓住“两件事”这一中心;本论部分抓住对科学的态度;结论部分抓住“希望和前景”。引论写了3段,强调“必须记住两件事”,说明要正确对待东西方科学;本论第4~9段,论述研究科学,必须有科学的态度;第3部分是结论,提出“希望和前景”。2、阅读前3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使论证充满力度的。思路提示:比喻论证只是达到生动有趣的目的,论证要有“力度”还得通过例证。答:古希腊因为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独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例子。事实胜于雄辩。3、仔细阅读本论部分,完成以下练习。(1)试分析这一部分的结构特点。思

7、路提示:也可分出“三段论”来。答:本论第4段,直截了当:“态度粗暴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观点鲜明。接着5、6、7段反复论述“必须谦虚”“不应傲慢”,第8、9段小结:要“以谦虚的态度从事这一切(科学工作)”。(2)论述“我们必须谦虚”时,用了怎样的论据?论述走向实证科学的极端时,含而不露地写到了怎样的论据?思路提示:第一问,答案在第5段。第二问,答案在第6段。答:第一问:用了美国的历史记载短暂来强调必须谦虚,同时也与上文提到的古希腊的例证对照。第二问:“骇人听闻”,除了二战时美国为了逼迫日本投降而在广岛、长

8、崎投了两颗原子弹外,还能指什么呢?这不正是“科学方法”“被错误地应用”吗?第7段的比喻其实也是暗指这一点。(3)作者怎样推崇东方科学的?思路提示:抓住第8段的“美丽和博爱”和第9段的“道德热忱,黄金规则”“恩惠”来理解。答:从字里行间看,“博爱”与“西方”对应,“美丽”恰与“东方”对应。作者认为,“道德热忱,黄金规则”都起源于东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