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ID:5947925

大小:421.0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7-11-13

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_第1页
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_第2页
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_第3页
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_第4页
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的回顾经济学方法论的定义、学习的意义和目的、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难点和风险。方法论的学习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目的,必须树立“长期学习”的观点。仅仅学习方法论意义不大,把其作为指导思想来进行学习和科研,才是最终目的。第二讲: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一、科学哲学研究对象二、科学方法论的历史三、波普的证伪主义简介四、库恩的历史主义简介一、科学哲学研究什么?是关于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哲学是以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哲学的意义上,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发现和检验、科学的逻辑结构和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基本问题。其中

2、的科学方法论是我们重点关注内容!人类科学活动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1)发现阶段,包括假说的形成及其研究或推理;(2)检验阶段,即对假说的确认和拒绝;(3)应用阶段,包括解释、预测和实用决策。而对科学活动三个阶段基本问题的研究,构成了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学习经济学方法论为什么要学习科学哲学?根本原因:我们把经济学作为科学来看待!从研究的主题来看:科学哲学把科学作为研究对象,探求什么是科学、为什么需要科学、如何获得科学、科学如何发展如何进步等问题;而经济学方法论要回答什么是经济学、为什么需要经济学、如何获得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如何发展和进步等

3、等。它们的研究主题基本一致。学习经济学方法论为什么要学习科学哲学?从具体任务来看:科学哲学研究对各门科学的逻辑结构和经验结构的分析、对科学方法论问题的分析、对科学知识和客观世界关系的分析;而经济学方法论则是研究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和经验结构、研究经济学方法问题、研究经济学知识与客观的经济现象的关系等。它们的基本任务一致。因此,我们要学一点科学哲学的知识。二、科学方法论的历史第一阶段:归纳主义17~18世纪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科学研究是遵循归纳逻辑或归纳法的。即从个别或事实(观察)出发,经归纳推理,由此推导出一般或科学知识的方法。归纳推理既是科学发

4、现的方法,也是其证明的方法。举例:第一只天鹅是白的,第二只天鹅是白的,第三只天鹅是白的,——第一百只天鹅是白的,所以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特定资料——归纳逻辑——一般理论从18世纪中叶起,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或必然性方面已开始产生怀疑,这方面以洛克、休谟等的哲学思想为代表。第一阶段:归纳方法的问题归纳方法问题:尽管许多的事实支持某一理论,但未观察的结果可以继续得出同样的结论,并不具有必然性。比方,不能因为所见到的天鹅都是白的,就排除黑天鹅的可能性。还有,不能因为可见世界是物质的,就结论世界是物质的。谁能证明无限远外的一厘米就没有一个上帝在

5、对我们笑呢?第一阶段:归纳方法的问题一个更加基本的认识论问题——休谟的“归纳问题”“人们根据对经验事实的归纳所得出的知识和结论,是否能够用于说明超出归纳中所使用材料以外的事实。”举例:过去太阳每天都是早晨升起,太阳过去何时,将来仍然何时升起,所以,今后太阳总会在早上升起。问题出在,第二个前提上,这个前提如何得来的呢?第一阶段:归纳方法的问题类似的例子:过去股票每天都在上涨,股票过去如何变化,将来也将如何变化,所以,明天股票会上涨。然而,归纳主义方法的缺点仍然被现代的计量经济学所继承。许多的计量模型在运用抽样资料时,表现出完美的拟合性质,但

6、一经用于实际就漏洞百出。对计量经济学也要有批判的态度!第二阶段:演绎主义阶段19~20世纪时期,在洛克、休谟等怀疑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先是赫尔、休厄尔和孔德等人认为不存在发现可靠理论的方法。即由事实出发逻辑地导出规律或理论的狭义归纳法可能是不可靠的;并认为归纳逻辑主要适用于研究假说的评价标准,而不适用于探讨科学发现的方法,亦即理论发现过程中主客观因素的作用是异常复杂的;这就第一次把科学的辩护范围和发现范围区别开来。第二阶段:演绎主义阶段而后19世纪中叶后,大多数哲学家开始认为,科学研究活动应是创造假说(公理)来解释事实(现象),并从假说逻辑

7、地导出经验推断,然后用实验检验它们,这种方法称为(公理)演绎法。这种思想十分强调人的主动创造和发明在科学研究中的核心作用,认为演绎法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何为演绎呢?举例:所有的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用于出售的汽车是商品,所以,这些汽车都有使用价值。(结论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大前提的正确与否,若是废旧零件组装的汽车就没有使用价值)第二阶段:演绎主义阶段演绎法:公理——演绎推理——理论——经验检验公理演绎法强调了内部逻辑的一致性,如果前提是正确的,结论必定正确。此时,归纳只是起检验理论的作用。演绎方法的最大问题:公理从何而来?作为推理前提的假说并

8、非仅靠直觉形成,它们也是客观环境在人们的头脑中反复的反映而形成的观念,因而也是没有离开归纳过程的。只不过这个归纳过程并非人们有意识的系统的进行的,而是在长期生活中无意识的完成的。思考:归纳与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