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内容.ppt

脂类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内容.ppt

ID:59722788

大小:12.72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20-11-20

脂类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内容.ppt_第1页
脂类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内容.ppt_第2页
脂类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内容.ppt_第3页
脂类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内容.ppt_第4页
脂类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内容.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脂类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内容.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脂类的结构和功能一、脂类的组成与结构卵磷脂脑磷脂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构成的酯,俗称甘油三酯(triglycerol,TG)。常温下呈固态俗称脂肪(fat)常温下呈液态俗称油(oil)脂肪分子示意图1、脂肪(fat,三酰甘油/甘油三酯)简单脂肪:三分子的脂肪酸相同混合脂肪:三分子的脂肪酸不同脂肪的性质取决于含有的脂肪酸的种类。脂肪的主要生理功能储能与供能:38.9kJ/g脂肪;16.7kJ/g糖;16.7kJ/g蛋白质固定脏器,维持体温;缓冲外压,对机体有保护作用;主要分布在脂肪组织,少量存在于血液中,约占体重的14%~19%。动物细胞中储

2、存的脂肪(染成橘黄色)北极熊脂肪(储存脂、可变脂)2、类脂(lipoid)类脂的主要生理功能维持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促进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转运胆固醇(cholesterol,CHOL)可转变为多种类固醇激素、活性维生素D3、胆汁酸等。类脂(基本脂、固定脂),不受营养状况及机体活动影响。分布全身各组织。约占体重5%(1)磷脂(phospholipids,PL)动物脑、卵,大豆种子中含量较多。含磷酸组分的脂质,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1个极性头部:亲水的磷酸或极性取代基团2个非极性尾部:2条疏水的脂酰基长链两性化合物磷脂双分

3、子层生物膜的流动性磷脂的生理功能磷脂分布于各种组织的膜结构上。生理功能:构成生物膜结构,参与细胞间的识别,信息传递;参与脂类在血浆中的转运;构成神经髓鞘的组成成分;(2)糖脂糖的半缩醛羟基和脂类连接而成的化合物,由鞘氨醇、脂肪酸、糖组成。鞘糖脂甘油糖脂糖鞘脂决定人的血型(3)胆固醇及其酯健康的冠状动脉横切面,并没有血块存在;它有宽大的血管腔,能供应足够的血液给心脏肌肉冠状动脉内有硬块存在,使管腔变小心脏肌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不能正常  运作,引发心脏病。血液中的胆固醇过高低密度脂蛋白积聚于血管壁血管管腔变窄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而不能

4、正常运作粥状动脉硬化胆固醇7-脱氢胆固醇维生素D3(促成骨)氧化Uv3、脂肪酸脂肪酸(fattyacid,FA)是构成脂质分子的重要成分之一(1)脂肪酸的分类1.按碳链的长短分:①长链脂肪酸(C≥20);②中链脂肪酸(10

5、二烯酸CH3(CH2)4CH=CHCH2CH=CHCH2(CH2)6COOHα-亚麻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CH3CH2CH=CHCH2CH=CHCH2CH=CHCH2(CH2)6COOH花生四烯酸5,8,11,14-二十碳四烯酸CH3(CH2)4CH2=CH2CH2CH=CH2CH2CH=CH2CH2CH=CH(CH2)3COOH脂肪酸的数字命名法Δ体系ω体系人体内脂肪酸的来源自身合成:主要在肝合成。食物脂类消化吸收的脂肪酸营养必需脂肪酸: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营养必需脂肪酸缺乏:可使人体

6、皮肤鳞屑多、变薄、毛发稀疏等皮炎症状。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类二十碳化合物):不同组织细胞合成的二十碳多烯脂肪酸衍生物。主要包括前列腺素、血栓噁烷及白三烯。它们由花生四烯酸转变而来。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结构:以前列腺酸(prostanoicacid)为基本骨架血栓噁烷(thromboxane,TX)的结构血栓噁烷也有前列腺酸样骨架,但分子中的五碳环被含氧的噁烷取代,如TXA2白三烯(leukotrienes,LTs)的结构白三烯也是20碳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前列腺素和血栓噁烷的合成白三烯的合成前列腺素、

7、血栓噁烷及白三烯的基本生理功能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生理功能前列腺素(PG)PGE2: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PGE2和PGA2:舒张动脉平滑肌、降血压PGE2和PGI2:抑制胃酸分泌(卵泡)PGE2:收缩卵巢平滑肌引起排卵(子宫)PGE2:溶解黄体、加强子宫收缩,促进分娩血栓噁烷(TX)(血小板)TXA2:引起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促进凝血及血栓形成。白三烯(LT)LTC4、LTD4和LTE4:收缩支气管平滑肌LTB4:调节白细胞功能二脂类的消化与吸收1、脂类的消化食物中的脂类包括有三酰甘油(为主)、磷脂、胆固醇及其酯。脂类消化主要

8、发生在小肠上段。脂类消化的产物:2、脂类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下段和空肠上段。脂质消化产物及中链脂酸(6C~10C)和短链脂酸(2C~4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