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浅谈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浅谈

ID:5974013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30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浅谈_第1页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浅谈_第2页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浅谈_第3页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浅谈_第4页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浅谈  【摘要】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采用的是离子交换的方法对食盐水进行电解,从而制取氢氧化钠即烧碱的过程。该过程产量大,生产投资费用低,产物纯度较高,且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因此,一直以来为工业制碱过程所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离子膜烧碱工艺原材料消耗量较大,且制备过程中能耗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制碱过程的长期发展。因此,在旧有的制备工艺基础上,行业内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引入了新的生产设备,促进离子膜烧碱工艺的不断完善。本文即对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做出相关阐述,并对其目前市场及发展前景

2、进行了分析。【关键词】离子膜;烧碱;工艺1、前言5烧碱是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生产原料,因此,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均采取着多种多样的制备工艺进行烧碱的制备,以应用于多种化学药品的制造,钨、铝等金属的炼制,以及塑料等材料的生产之中。在我国,最早使用的烧碱生产方法为隔膜电解法,后来改用具有吸附沉淀作用的隔膜电解槽进行电解烧碱制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积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改善国内的烧碱制备工艺,特别是从日本引入了离子膜烧碱工艺,该工艺生产理念先进,生产效率高,但生产过程复杂,目前已成为国内烧碱制备过程

3、中的核心工艺,并得到了不断呢的完善与改进。就烧碱产量而言,相比于世界其他各工业生产国,我国烧碱生产总量目前居于世界首位,然而在生产工艺水平方面,国内的烧碱制备技术尚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因此,在保证产量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之下,国内必须加大该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发掘新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从而确保烧碱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目前,国内的离子膜烧碱工艺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原材料利用效率低,生产过程中部分安全隐患得不到很好的防控等。这便要求相关科研及生产技术人员深入研究生产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种种缺陷,同

4、时不断提升生产设备性能,从而保证生产平稳、安全开展。同时,也应尽量减少设备检修频率,避免人力、物力浪费,合理控制生产原材料的规划使用,从而提高烧碱工艺的生产效率。2、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流程目前世界上所采用的绝大部分烧碱制备工艺均需要以电解食盐水作为整个生产流程的核心部分,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亦是如此。该工艺概括而言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为溶解水的配制即配水,随后需进行化盐以及盐水的精细配制,此后通过电解进行盐水电解,最后一步为淡盐水脱氮,完成脱氮处理后即结束整个烧碱制备流程。52.1配水在进行电解的过

5、程中,未经处理的待电解盐水并未达到相关指标要求,特别是其硫酸根含量明显超标,因此需将硫酸根超标的部分通过相关处理进行脱除。待处理的淡盐水通常由两种主要成分构成,其中一部分盐水已接受自动控制装置的处理,另一部分为硫酸钡沉淀后的上清液。此外,还有通过其他工序后重新回收所得的水,技术人员将对这部分水进行按比例配置,然后重新进行调和最终制成工业中所需要的盐水类型。2.2化盐及盐水精制化盐水配置好后,将其调节到电离适应的温度,并将盐水从电离池的底部逆流流入,逐步与原盐接触。加水过程同时缓慢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6、,二者结合共同生产氢氧化镁,故有机质被分解,生成更小的分子。在混合器中被加压后的粗盐水首先被送入预处理器接受预处理,该步骤可以去除掉其中的悬浮物等杂质。处理过后的盐水再进行第二轮的精制。二轮精制过程中,经过预处理的盐水被送入鳌合树脂塔接受二次处理,该步骤可使盐水中的各种离子含量达到相关电解行业标准,随后可进行下一步的电解处理。2.3盐水电解经过5二次处理后的盐水已达到了盐水电解的指标要求,并可被送入阳极室中接受电解,该电解步骤可将淡盐水与氯气分离,实现氯气的处理。此后,淡盐水进入脱氯泵。电解过程中,需

7、控制设备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之下,因此,需及时对阴极液进行降温处理,以确保电解过程顺利进行。2.4淡盐水脱氯处理经上不电解后的淡盐水随已完成了脱氯处理,但其中仍含有较大量的游离氯,这些游离氯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可能会对电解过程中的生产设备产生腐蚀破坏,导致设备损失。为此,必须进行必要的脱氯处理,方能实现淡盐水氯含量的控制。这一过程需使用的是还原性的试剂,如亚硫酸钠。脱氯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游离氯,若任意排放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必须注意氯的回收环节。回收后的氯气可循环使用到离子膜烧碱工艺之中,为第一步盐水处理所

8、用。3、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前景分析就目前我国烧碱制备行业而言,其主要特点为生产规模小,生产厂家多,且集中程度较低。随着烧碱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各生产厂家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各生产方纷纷通过压缩原材料使用量,降低成本,下压售价的方式进行销售竞争,市场竞争颇为激烈。5针对这一现象,国内烧碱制备行业逐步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积极进行行业调整,鼓励集中生产规模发展,压缩物流成本,以实现生产成本的压缩。同时,各生产区域为提高自身竞争水平,日益加强对技术研发的投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