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

ID:5978290

大小:7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30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_第1页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_第2页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_第3页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_第4页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  2007-10-3103:42:01

2、  分类:外治

3、  标签:

4、举报

5、字号大中小 订阅Ⅰ 项目介绍一)项目背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高基层医院及中医药技术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决定在“十五”期间投资巨额专项资金实施“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简称“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该项目计划在5年内在全国筛选100项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确有疗效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技术进行系统整理,在进行多中心、前瞻性评价临床效应和建立规范的临床研究方法

6、和技术标准后,向全国推广。“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系“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之一。(二)技术介绍本技术是由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由以广东省中医院刘炳权主任医师为组长的专家组,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而总结出来的,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课题组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方法研究,并以安慰剂穴位敷贴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天灸治疗组远近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总有效率85.5%)优于近期疗效(总有效率60.6%),且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1.定义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是广东省

7、中医院针灸科专家组在古籍记载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规范出来的一项技术,对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2.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符合“支气管哮喘”西医诊断及中医“哮证”缓解期和发作期属“寒哮证”,排除有禁忌症的患者。禁忌症:1)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2)哮喘持续状态或病情划分为重度、危重患者;3)孕妇、血证、发热及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 3.治疗原理天灸疗法通过药物敷贴穴位,使药物由表及里,循经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体现内病外治之功,起到温肺行气、

8、祛痰平喘的作用。选用膀胱经背腧穴及任脉穴位来治疗,选穴依据是:1)哮证与肺脾肾相关的中医病机;2)膀胱经背部穴位和任脉穴主治特点和性能;3)远近和前后配穴原则;4)三组穴位均有补益肺脾肾、理气平喘的作用,多组交替防止单一穴位刺激所致皮损及穴位耐受现象出现。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症状,调整呼吸运动,增强抗过敏性,同时亦调整了呼吸通道的阻力和呼吸膜的通透性,从而改善肺功能。现代研究发现天灸可加快外周循环,促进免疫细胞的再循环及向淋巴组织移动,增强对局部免疫反应的诱导和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

9、;IgE是哮喘特异性体质标志,该疗法可使哮喘患者IgE显著下降。4.临床技术操作(1)药物的准备:以清代《张氏医通》治疗哮喘方为基础,将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按4∶4∶1∶1的比例共研成细末,过80目筛,用时以老姜汁(将老姜洗净去皮,用石磨磨碎,再用纱布包裹适量磨碎的姜,人工绞汁过滤,不用粉碎机,防止机器产热,导致姜汁变质。并将姜汁保持在4~8摄氏度环境中,随用随取)调和(约8g药末用9ml姜汁)成1×1×1cm3大 小的药饼,用5cm2胶布贴于穴位上。(2)取穴:哮证病位在肺,发病与外邪侵袭

10、及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因此选用膀胱经背俞穴及任脉穴。第一组穴位:肺俞、胃俞、志室、膻中。肺俞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志室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膻中为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第二组穴位:风门、膏肓、脾俞、天突。风门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膏肓俞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脾俞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天突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第三组穴位:肾俞、定喘、

11、心俞、中脘。定喘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心俞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3组穴位相配均有补益肺脾肾、理气平喘的功用。背部俞穴均取双侧,1次1组,3组交替使用。(3)贴药下面以第二组穴位为例,示范天灸贴药的过程。将药物贴于穴位上,每次贴药1个小时,10天贴1次,治疗3个月,共9次。 5.技术要领(1)天灸散药物配制的比例应该为: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4∶4∶1∶1;(2)药粉予以姜汁调配应干湿适

12、度,每8g药粉加入9ml姜汁;(3)药物大小、形态应一致,制成1×1×1cm3大小的药饼;(4)选穴要准确;(5)每次贴药时间应该保证1小时。6.注意事项1)最佳敷贴时间为夏季三伏天和冬季三九天;2)敷贴药物即做即贴,保证药物有效成分少挥发。做完的药物马上使用,30分钟后弃用;3)在贴药当日戒烟酒、辛辣、海鲜、蘑菇、牛肉、韭菜等易致化脓食物,并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及进行冷水浴;4)天灸疗法,又称之发泡灸。治疗后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轻度红肿、小水泡、轻度热痛感属正常现象。可能的不良反应: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