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来源与分类.word版本.ppt

误差来源与分类.word版本.ppt

ID:59816852

大小:32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1-25

误差来源与分类.word版本.ppt_第1页
误差来源与分类.word版本.ppt_第2页
误差来源与分类.word版本.ppt_第3页
误差来源与分类.word版本.ppt_第4页
误差来源与分类.word版本.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误差来源与分类.word版本.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误差来源与分类.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分类(一)测量误差的来源测量误差的来源是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下列三个方面:1.仪器误差测量工作是用特制的仪器来完成的,而完美无缺的仪器是没有的。即使最先进、最精密的仪器,也含有一定的误差。由于精度上的限制和结构上的缺陷,或校正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称为仪器误差。例如J6级经纬仪测角,估读误差约为±3",这便是仪器精度上的限制;又如水准仪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不论校正工作做得多么仔细,总是不可避免地会有i角存在,这样,在观测时就必然会由此而产生误差.2.周围环境的影响观测时,受周围环境条件,如温度

2、、湿度、风、雾、照明、大气折光等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如温度不仅给钢尺丈量带来误差,也会给水平角观测和水准测量带来误差。周围环境条件复杂多变,难以准确地掌握其规律3.观测者的影响由于观测的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限,所以在仪器的安置、照准、读数等操作,都会使观测值产生误差。上述因素是引起观测误差的根源。通常将这三方面因素总称观测条件。观测条件好,测量误差就小,观测质量就高。反之,观测条件差,测量误差就大,观测质量就差。测量工作中,在观测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的观测,认为观测质量也基本上是一致的,叫等精度观测。而不同观测条件下进行的各项观

3、测,则认为观测质量不一致,叫非等精度观测.测量误差的分类按测量误差产生的规律,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1.系统误差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变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若由某一因素引起的测量误差,或者保持着相同的符号和大小,或者随着因素的变化,其引起的误差数值循着一定的规律变化,则称为系统误差。例如,某一钢尺的名义尺长度为50m,经检验,知其实际长度为49.985m。用它进行直线丈量,每量一整尺,就比实际长度长0.015m。这种误差的大小和符号都是一定的。又如钢尺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尺长误差、水准仪视准轴和水准管轴不平行所引起的

4、误差,以及经纬仪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而引起的误差等也属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多数来源于仪器设备本身。系统误差具有累积性系统误差具有累积性,对成果质量危害较大。因此,不论进行任何测量,都应找出系统误差的影响规律,通过计算改正数和改变观测方法等加以消除。例如,尺长误差,可以在量得的距离中加入尺长改正数。照准误差c可用正倒镜观测加以抵消等等。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