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回归课本中的实验.doc

高中化学回归课本中的实验.doc

ID:59819676

大小:604.4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24

高中化学回归课本中的实验.doc_第1页
高中化学回归课本中的实验.doc_第2页
高中化学回归课本中的实验.doc_第3页
高中化学回归课本中的实验.doc_第4页
高中化学回归课本中的实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回归课本中的实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归课本中的实验必修1第一章图1图2图3图4一、常用的物质分离、提纯的物理方法                        (1)如图1,方法、装置的名称:过滤。适用范围: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注意事项: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②若滤液浑浊,需更换滤纸,重新过滤。(2)结晶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采用冷却饱和

2、溶液的方法。如图2,方法、装置的名称:蒸发结晶。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物质注意事项: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接近蒸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问题思考1.可否利用KCl和NaNO3两种物质来制备KNO3和NaCl?若可行其简要的操作步骤是什么?答案 可行,其简要操作步骤为: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可得NaCl,然后对所得滤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KNO3。(3)如图3,方法、装置的名称:分液。适用范围:①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

3、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②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注意事项:萃取剂选择的原则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4)如图4,方法、装置的名称:蒸馏。适用范围: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下进上出)。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²误差分析:根据c=n/V=m/MV来判断,看m、V是变大还是变小,然后确定c的变化。[练习]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操作对所配得

4、的溶液的浓度无影响的是(填序号);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填序号);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填序号)。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B、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净容量瓶后,没有将容量瓶烘干C、将所配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D、在烧杯中将浓硫酸稀释后,马上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必修1第四章三、氯气的制法及其性质的检验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利用氧化剂把-1价Cl氧化。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发生装置类型:适用“固体+液体   气体”类型。(3

5、)气体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4)尾气吸收:NaOH溶液(5)验满:①湿润的淀粉-KI试纸 ②湿润蓝色石蕊试纸   电解2.氯气的工业制法(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 ====Cl2↑+H2↑+2NaOH四、二氧化硫性质的检验【练习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1)在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试液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是_______气体。(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

6、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_____。(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_性。(6)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答案:Na2SO3+H2SO4=Na2SO4+SO2↑+H2O;变成红色;酸性;褪色;漂白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氧化;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还原;除去剩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SO2+2NaOH=Na2

7、SO3+H2O。五、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性质的检验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反应装置:固体+固体气体  净化装置:用碱石灰干燥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验满方法: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尾气装置: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团棉花球,可减少NH3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净的NH3其他方法:①加热浓氨水法NH3·H2ONH3↑+H2O.②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如CaO、NaOH、碱石灰等)碱石灰等物质吸水、溶解时

8、放热,促进氨水的分解。工业合成氨:六、铝热反应(应用:用于焊接钢轨,冶炼难熔的金属)镁条的作用:作引燃剂;氯酸钾的作用:作助燃剂。七、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环形玻璃搅拌棒八、酸碱中和滴定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2、原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