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引流管的护理教程文件.ppt

腹部引流管的护理教程文件.ppt

ID:59823040

大小:1.33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11-24

腹部引流管的护理教程文件.ppt_第1页
腹部引流管的护理教程文件.ppt_第2页
腹部引流管的护理教程文件.ppt_第3页
腹部引流管的护理教程文件.ppt_第4页
腹部引流管的护理教程文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部引流管的护理教程文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腹部引流管的护理(1)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内或手术野内积聚,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等。(2)排除术后腹腔渗出液和坏死组织。(3)保证伤口良好愈合。一、目的(1)腹部手术术后渗出液的引流(2)腹腔或腹腔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3)肝、胆、胰手术后,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渗出和积聚时。(4)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有消化液渗漏者。二、适应症(1)感染(2)出血(3)慢性窦道形成(4)引流管滑脱、阻塞三、并发症四、引流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按时挤压,避免受压、打折、扭曲,按时挤捏,可将引流管用胶布交叉固定在皮肤上,严防因翻身、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并减少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

2、痛。2、.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量及性状的变化,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4、卧床时将接于引流管上的各种引流逮挂于易看见、不影响病人翻身的位置,一般腹部引流装置挂在床旁中央床栏处。5、根据每天的引流量更换引流袋,一般1-2天更换一次,更换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引流袋,以免引起逆行感染。6、并交待患者注意事项翻身或活动时一定要先提引流袋或将引流袋悬挂于低于引流口的位置再进行活动。7、及时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引流液是否外漏或渗出等,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8、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

3、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脱落。9、疼痛观察: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对周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的压迫局部组织引起继发感染,要注意观察疼痛部位周围皮肤的情况。T形管的护理T型管一、T管引流的目的:1.引流胆汁2.引流残余结石3.支撑胆道二、T管引流的并发症:1.内出血2.胆汁渗漏3.胆系感染三、T管引流护理1.随时检查T管是否通畅,对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防止脱出,保持通畅 ,防止扭曲、折叠,严密观察颜色、性质、量,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一般放置2周。色:正常的胆汁为黄绿色,红色或血样的胆汁示胆道出血。量:正常成人每日800-1200ml,术后24小时内300

4、-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600-700ml/日,以后逐渐减少至200ml左右味:正常的胆汁无臭味,有腥味。质:正常的胆汁,无沉渣,清亮,有一定黏性。2、活动时注意引流袋的位置:应低于腹部切口高度,平卧时不要高于腋中线,以免引流液返流逆行感染。3、术后5~7日内禁止加压冲洗引流管,因此时引流管与周围组织及腹壁间尚未形成粘连,有可能导致脓液或胆汁随冲洗液进入腹腔,引发腹腔或膈下感染。4、定期更换外接的无菌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5、引流袋放置不宜太低,以免胆汁流失过度;长期引流易造成胆汁流失。T管的拔除:一般在术后2周,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

5、00ml、清亮,胆管造影或胆道镜证实胆管无狭窄、结石、异物、胆道通常,夹管试验无不适时,可考虑拔管。谢谢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