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link网络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应用

pc—link网络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应用

ID:5984347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30

pc—link网络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应用_第1页
pc—link网络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应用_第2页
pc—link网络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应用_第3页
pc—link网络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应用_第4页
pc—link网络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pc—link网络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C—LINK网络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应用  摘要:PC-LINK是通过使用双绞线实现两台PLC连接的一种简单经济方式。其通信原理是通过使用链接继电器和链接寄存器实现两台PLC之间的数据共享,在网络中,一台PLC所配置的链接继电器和链接寄存器参数能自动反馈到其他的PLC中去,即通过共享存储区实现带有链接区的PLC之间的通信。关键词:PLC;链接继电器;链接寄存器;数据共享一、绪言9随着高层建筑物的发展,对电梯的运行速度和控制性能的要求愈来愈高。目前,国产电梯仍有许多采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群的控制方式,由于所用的继电器众多,控制柜体积庞大,构成的控制系统成本高,而且众

2、多继电器的动作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环境,尤其这种装置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较差,不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等缺点,目前在电梯控制中,PLC已经逐步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方式,PLC与继电器控制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工作方式不同。继电接触器控制是按“并行”方式工作的,也就是说是按同时执行的方式工作的,只要形成电流通路,就可能有几个继电器同时动作。而PLC是以反复扫描的工作方式工作的,它是循环的连续逐条执行程序,任意时刻它自己能执行一条指令,这就是说PLC是以“串行”方式工作的。这种串行工作方式可以避免继电接触器的触电竞争和时序失配问题。采用逻辑控制的PLC配以电梯变频调速构成控

3、制系统。操作人员根据屏幕的显示输入数据,观察电梯升降过程的参数变化,实时控制电梯的升降过程实现了可视化操作,给人们提供了方便。二、多层电梯模型系统的硬件组成(一)系统组成设计及主要技术参数的选用电梯的电气部分由三相永磁低速同步电动机、变频器、松下FPΣ型PLC、光电传感器、旋转编码器等组成,机械部分由可拆卸框架、导轨、轿厢、配重及弹簧缓冲器组成。(二)其他组成硬件简介1、永磁同步电动机永磁同步电动机包括定子和转子两部分。定子部分与铁心通常与带有齿和槽的冲片叠成。在槽中嵌入交流绕组。当交流电流通过交流绕组时,在气息中产生同步旋转磁场;转子部分则采用永磁体励磁。9

4、永磁同步电动机无需再由直流电源提供励磁电流,不仅能无励磁损耗以及与电刷有关的损耗,而且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使电动机的有效功率大为提高,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无刷结构是其另一个突出的优点,与一般电励磁式同步电动机相比,永磁体宛如一个集成块,集励磁电源、引入装置和励磁绕组五以提,使转子结构得以简化。在由变频电源供电的场合,它可以顺利地启动。2、变频器电梯调速要求除了一般工业控制的静态、动态性能外,它的舒适度指标往往是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变频器通过编程控制电梯,变频电机按理想曲线运行,而电机何时启动换速以及电机的转向是由PLC根据电梯呼梯、减速等信号做出

5、决策,发出控制信号给变频器,变频器按理想速度曲线控制电梯运行。电梯的拖动系统为VVVF(变频变压)拖动方式,这大大改善了电梯舒适感和平层精度,提高了电梯的性能。图1、2、3分别是在交流变频调速电梯中,采用速度反馈构成闭环系统,实现电梯的无级调速及准确定位的变频器接线图和PWM变频调速理想速度曲线图。图2中COM输出信号的公共端子,二极管为并联续流二极管,KA1是端子5运行/停止及正转运行信号输入端子的控制触点、KA2是正转/反转及反转运行信号输入端子的控制触点。3、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将光能量的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传感器。它的物理基础就是光电效应。光电效

6、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两大类。在此,我们主要用于进行电梯轿厢开关门检测中。4、旋转编码器9旋转编码器可作为变换器用于同步电动机的位置闭环控制中,编码器有一个安装在电动机轴上的透明盘,上面有若干条经向透光槽,另外安装有三条信号通道,他们由光源和光敏头组成,分别安装在透明盘的两侧。通道C是原点信号,每转只发出一个脉冲,通道A和B是两项信号输出,输出两个互差90度的输出脉冲处理用作相对位置信号外,还可以用来判断电动机的旋转方向。5、行程开关行程开关是一种根据运动部件的行程位置而切换电路的电器。它的作用原理与按钮类似,动作时碰撞行程开关的顶杆。习惯上有时按运动部

7、件的位置而分成行程开关或终端开关,这仅是使用上的差别。三、电梯应用程序设计(一)PC-LINK网络的简单介绍91、通信原理:其网络体结构分三层结构,其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面向通信,应用层面向用户。其通信原理是串行通信中的共享存储器通信,相当于在网上的各站的通信单元内都划出一块存储区,这些存储区在各站均据相同的地址编号空间。把每个这样的存储区都够造成信箱。若网上有n个站,则每个信箱分为n格,其中1个格作为自己的发送分箱,其它(n-1)各作为(n-1)各接收分箱,与其它(n-1)各站一一对应。如果PC-LINK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提供网络通信,能够把每个站发送分箱

8、的数据复制到其它(n-1)各站与其对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