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对策建议

安徽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对策建议

ID:6002579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0

安徽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对策建议_第1页
安徽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对策建议_第2页
安徽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对策建议_第3页
安徽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对策建议_第4页
安徽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对策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对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对策建议  摘要: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急速推进,农村环境遭到极大危害,农村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安徽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分析了安徽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揭示了引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相应对策。关键词:安徽省;农村工业化;环境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87-02一、安徽省农村工业化引发的环境问题农村工业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安徽省农村工业化

2、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农村工业企业排放“三废”引致的。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安徽省农村工业企业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全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850%以上,而污染物处理率却大大低于全省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安徽省农村工业企业快速发展而危害农村环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环境污染点多面广。安徽省农村工业企业呈现“多、小、散”的格局,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数量众多的污染源,而且如此众多的污染源有逐步形成面源污染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同时也加大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2)直接污染严重。农村工

3、业企业的厂点通常与农田、农民住宅交织在一起,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农民生产生活区域内,对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3)污染控制、治理难度大。安徽省的大多数农村工业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能源消耗高,产品附加值低,行为短期化特征突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总是希望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造成污染物排放失控。此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等一系列环境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造成农村工业企业重污染项目蒙混过关,加之环境保护部门对重污染项目的监管力度不够,致使超标排污现象普遍。二、安徽省农村工业化引发环境问题的主要

4、原因(一)农民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对环境保护问题关注不够8由于收入水平偏低,广大农民更多地关注自身生存问题,再加上在农村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农民的环保意识普遍薄弱,没有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因此,在农村工业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会威胁其生命安全时,农民极少对环境问题予以关注,再严重他们都能听之任之。更有甚者,为了能在重污染企业挣点钱,甚至成了这些企业的保护者,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二)农村工业企业进行环境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安徽省农村工业企业多为就

5、地取材、高消耗、重污染的粗加工行业,如砖瓦、陶瓷、水泥、石灰、粮油加工、酿酒、饮料、造纸以及小化工等。而且,这些企业集中程度低,布局混乱,分散隐蔽,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甚至缺乏相应的环保设施,使其污染问题变得非常突出,已经成为农村环境的最大污染源。但是,由于处理“三废”的成本较高,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大部分农村工业企业消极对待环境污染的防治,有的甚至闲置污染防治设施搞偷排。(三)政府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对环境污染监管不力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安徽省部分地方政府在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往往只从自身政绩的角度出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牺牲

6、农村环境为代价换取当地一时的经济增长,忽视环境效益,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对于能够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贡献的农村工业企业,即使其污染环境再严重,地方政府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其肆意排放污染物,甚至充当这类污染企业的保护神,给其开绿灯,根本无视其对农村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从而致使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难于登天。(四)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执法不易8第一,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随着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农村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现行的环境法律已不再适应农村环保工作的实际需要,导致很多农村工业企业钻了法律的空子,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很多

7、基层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并不会主动及时地去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第二,大多数环境法律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弊端。例如,《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规定,对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企业单位,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程度,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按照直接损失的30%计算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这样的处罚金额仅仅是违法企业牟取的暴利的一小部分,加上自我污染治理的成本远远高于违法成本,而且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很难彻底治理,因而,违法企业宁愿接受处罚而直

8、接排污,也不愿加强污染物排放前的处理,导致农村环境严重变坏。第三,农村环境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力量薄弱。由于缺乏充足的财力支持,目前安徽省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和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全省乡镇一级基本没有专门的环保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