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渗漏的观察及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渗漏的观察及处理方法

ID:6012167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30

静脉输液渗漏的观察及处理方法_第1页
静脉输液渗漏的观察及处理方法_第2页
静脉输液渗漏的观察及处理方法_第3页
静脉输液渗漏的观察及处理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渗漏的观察及处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静脉输液渗漏的观察及处理方法静脉输液是防病治病和抢救生命的重要给药途径,但输液外渗在临床上很难避免,这与药物的刺激性、病人血管的通透性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与我们的穿刺技术和巡视病房是否及时等一些主观原因有关。因此,及时观察和处理渗漏问题,是保障病人治疗的一个重要问题。治疗液体外渗的目的是加速消肿的过程,减轻局部组织损伤,提高静脉利用率。一、常引起静脉输液渗漏的药物1)抗生素类 A.青霉素类青霉素钠、舒氨西林、氨苄青霉素、新治君等。 B.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噻吩钠、头孢呋新钠、头孢噻肟钠、头孢米诺钠等。 C.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等。 D.氨基糖苷

2、类卡那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等。E.其他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磷霉素、白霉素等。2)高渗溶液甘露醇、山梨醇等。3)阳离子溶液氯化钾、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4)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巴胺等。5)扩血管药葛根素、丹参、碟脉灵、血栓通、培丙脂、丹奥等。6)抗癌药物类(略)。二、输液渗漏的处理方法  一旦发生渗漏,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组织的毒性作用。三、处理原则1)促进液体重吸收。2)使用拮抗剂药物效应。3)灭活外渗药物的毒性。四、具体方法1.对血管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抗生素类:(1)肿块<5cm×5cm时,可

3、采用热敷方法(拔针4h后可行)。(2)肿块>5cm×5cm时,应及时给予硫酸镁或呋喃西林湿敷。2.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局部产生无菌炎症反应)如:红霉素或沙星类药物,应给予冷敷(收缩血管,减少吸收,灭活药物毒性)或硫酸镁湿敷(预防小血管内膜炎),也可采用0.5%的654-2溶液湿敷(可对抗微血管痉挛,提高细胞免疫及补体含量,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而达到增强自身抵抗力,控制炎症的目的)。3.阳离子溶液与高渗溶液(1)钙剂:首选硫酸镁湿敷(因其对抗作用强),其次,也可采用0.5%654-2湿敷。(2)甘露醇发生渗漏时,初期可用热敷,也可用硫酸镁湿敷,还

4、可采用75%的酒精湿敷。(3)苏打外渗:局部用利多卡因+vitC封闭,再用硫酸镁湿敷.注意点:渗漏超过24h以后,不可热敷,因此时局部皮肤苍白,之后逐渐转暗红色,可产生局部出血,如此时热敷,可造成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代谢增强、细胞耗氧量增加,可加速组织坏死。4.扩血管药物上述方法均可采用。5.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等,渗漏轻微时-热敷、严重时按医嘱处理,可局部封闭,654-2湿敷等(也可用酚妥拉明封闭,氢化可的松湿敷)。6.化疗药物外渗只要可疑渗漏,立即停止输注,然后先将针内药回吸出来,回的血液药物以3-5ml为宜。再注入5~10ml生理盐水,稀释局部药

5、物浓度,同时冰敷(收缩血管、减少吸收、缓解疼痛、抑制局部炎性反应)。同时也可按医嘱予以(1)可选择性的注入25mg氢化考的松,然后拔掉针头。 (2)保留针头,用2%普鲁卡因2ml加地塞米松1ml做局部封闭。 (3)可用95%酒精,呋喃西林湿敷或冰敷。 (4)抬高患肢。 (5)避免局部按压,密切观察。 (6)如出现组织破坏或溃疡时,应考虑手术切除。 抗癌药物应行二步注射法:盐水引路-药物输注-盐水冲注,而对于已经坏死的组织、细胞则没有作用.利多卡因则具有止痛消肿的作用.我们认为:①封闭应在渗漏后1h内,越早越好;②应尽最大范围的全封闭;③封闭的方法必须正确,

6、才能将痛苦减少到最低从而使其尽早恢复。五、液体外渗的预防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六、预防措施1.提高穿刺成功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是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2.血管的选择首先,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

7、针。其次,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根据血管选择合适的头皮针。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宜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3.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前必须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过程中,密切观察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8、4.提高病人的预防意识输液前告诉病人药物外渗透后导致的后果,输上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