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探究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探究

ID:6034459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1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探究_第1页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探究_第2页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探究_第3页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探究_第4页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探究  摘要:本文在指出时下新媒体视域下食品安全舆情新特点的基础上,剖析食品安全监督体制的现实状况、时代背景、基本特点和广泛影响,探索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为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提供参考。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一、新媒体视域下食品安全舆情新特点1.信息源广,情绪化表达明显。大众可以通过新媒体随心所欲地通过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形式描述自己在遭遇食品安全事件时所见所闻、表达观点、探讨话题[1]。但是由于发布者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受限,对问题的看法和描述不见得完全准确和全面,有些发布者甚至是带着极其严重的情绪倾向在发帖,

2、情绪化表达明显。2.信息交互传播,且“把关”缺失。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发布者和接受者之间可以及时迅速的进行交流互动[2],信息流向多元化、及时化。而在新媒体传播生态中“守门员”(即把关人)的缺失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没有“守门员”的严防死守,不负责任的信息就会滋生和蔓延。3.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时效性极强。6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信息传播摆脱了版面印刷和定点播出的传统模式,提升了传播的时效性,并且传播速度以几何级数增长。《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1》显示,在2010年138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新媒体首次曝光的为89起,占比65%,特别是在新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如“瘦肉精”事

3、件、“染色馒头事件”等,都是新媒体抢先介入,传统媒体再继续跟进,继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合力呈现巨大的舆论影响力。4.信息具有突变性,负面消息更容易传播。由于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可控性差,传播结果很难提前预测。很多消息越传越走样,所以会导致一些正面消息变成负面消息。2010年,美国尼尔森发布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二、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原则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公众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言论表达平台,也改变了社会舆论场的生成和存在方式,其中利弊兼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民数目的不断增加,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如何更好的引导网

4、络舆论已成为事关社会的热点.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1.公开透明,以疏代堵原则。2.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协作原则。63.以人为本提高政府与公众媒介素养。三、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论监督与引导策略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形式逐渐承载起了舆论监督与引导的重要职能。通过新媒体舆论监督,积极发现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实现对舆论积极、科学、有效的监督与引导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权威信息发布渠道。制定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指导意见(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普通网民“人云

5、亦云”的心理很容易导致“三人成虎”现象的产生,进而导致谣言的泛滥。因而政府部门科学及时、公平公开的权威信息发布就成为从源头上预防谣言产生的最有效渠道。目前,许多地方政府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如“平安北京”等,当谣言出现时,官方微博发布权威的信息来澄清事实,及时辟谣,避免了谣言在微博上的扩散。2.培育“意见领袖”,加强舆论引导。“意见领袖”[2]的概念源于传播学先驱拉扎斯菲尔在其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两级传播理论”,通常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6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并扩大了影响。他们具有影响和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

6、”要培养网站及其论坛的“意见领袖”,利用这些“意见领袖”来引导舆论。他们的发言往往影响甚至左右其他网民的看法,并由此引导、控制整个论坛的舆论走向。3.强化媒体“把关”责任,坚持新闻专业主义[3]。要强化媒体“把关”责任,过程基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搜集信息、过滤信息、加工信息和传播信息。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媒体(特别是一些主流媒体)的“把关”主要是对网络平台上的虚假信息要及时过滤。并且把关者要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准则,对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而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做出刻意迎合受众心理的报道。4.加强食品安全舆情监测这种检测引导策略可由预警、分析、处理、公示四个阶段组成。针对这四个

7、阶段,应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去处理。一是建立舆情监控体系,积极应对媒体舆情。如通过对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介传播的舆情信息,要加强监测监控力度,设专人进行监控,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应对、早处置;应专设食品安全舆情观察员,不定期登录本地有影响的网站论坛,及时捕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食品安全舆情动向,对收集到的重要敏感信息,认真分析研判、梳理汇总。6二是整理舆情报告。认真整理网民反映的食品安全信息言论,及时上报,保证涉及的部门在第一时间得到网络言论情况,争取工作主动。三是加强舆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