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量具圆孔拉刀综合设计说明书

刀量具圆孔拉刀综合设计说明书

ID:6048606

大小:262.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1

刀量具圆孔拉刀综合设计说明书_第1页
刀量具圆孔拉刀综合设计说明书_第2页
刀量具圆孔拉刀综合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刀量具圆孔拉刀综合设计说明书_第4页
刀量具圆孔拉刀综合设计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刀量具圆孔拉刀综合设计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设计报告报告题目:综合式圆孔拉刀设计作者所在系部:机械工程系作者所在专业:机械设计及制造作者所在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完成时间:2013年06月08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综合式圆孔拉刀设计完成时间2012年6月6日指导教师职称讲师学生姓名班级10112总体设计要求和技术要点(设计综合式圆孔拉刀,拉刀技术要求按设计指导书要求填,拉削零件按刀具设计题目项目填。)(1)工件直径:45H8(2)工件长度:40mm(3)材料:45钢(4)抗拉强度:=0.63GPa(5)硬度:197HB

2、S(6)机床型号:L6140(7)冷却:乳化液(8)扩张收缩量:收缩0.011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阅读资料和计算一天,绘图两天,写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设计报告一天,答辩一天。课程设计成果1.综合式圆孔拉刀设计图一张(A2)2.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设计报告一份。圆孔拉刀简述拉刀是一种多齿刀具,拉削时由于拉刀的后一个(或一组)刀齿高出前一个(或一组)刀齿,从而能够一层层地从共建上窃下多余金属,以获得较高精度和较好的表面质量。拉削方式选择拉刀从工件上把拉削余量切下来的顺序和方式,通常都用

3、图形表达,称这种图形为“拉削图形”。拉削图形分为分层式、分块式和综合式三大类。综合式拉削集中了成形式拉削与轮切式拉削的特点,即粗切齿制成轮切式结构,精切齿则采用成形式结构。这样,既缩短了拉刀长度,保证较高的生产率,又能获得较好的工件表面质量。在这里也使用综合式设计。拉削设备选择拉床选为L6140型不良好状态的旧拉床采用10%极压乳化液拉削后孔的收缩为0.011mm。设计步骤(1)拉刀材料选择拉刀材料常用高速工具钢整体制造,一般不焊接柄部。(2)拉削方式(3)几何参数按表,取前角,精切齿和校准齿前刀面倒棱,。按表

4、,取粗切齿后角,倒棱宽,精切齿后角,,校准齿,。(4)校准齿直径(以角标x表示校准齿的参数)式中------收缩量,取,则。(5)拉削余量:按表4.1计算。当预制孔采用钻削加工时,A的初值为:采用钻头,最小孔径为,拉削余量为:(6)齿升量。按表4.4,取粗切齿齿升量为。(7)容屑槽。计算齿距。按表4.8,粗切齿与过渡齿齿距为取精切齿与校准齿齿距(用角标j表示精切齿的参数)容屑槽形状及尺寸采用曲线齿背。按表4.9基本槽形,粗切齿与过渡齿取,精切齿与校准齿取,如图1.4所示。校验容屑条件按表4.11,取容屑系数,工

5、件最大长度,齿升量,则而容屑槽深,所以,校验合格。④校验同时工作齿数。按表4.8计算。满足的校验条件。(8)综合式拉刀粗切齿与过渡齿用弧形分屑,精切齿用三角形分屑槽。根据表4.13,当最小直径时,弧形分屑槽数。槽宽为根据表4.12,当直径为时,三角形分屑槽数为槽宽,槽深。见表。前后齿分屑槽应交错排列。校准齿及最后一个精切齿不做分屑槽。(8)前柄部形状和尺寸。按表4.18,选用Ⅱ型-A式无周向定位面的圆柱形前柄,取,最小断面处的直径为。(9)校验拉刀强度和拉床载荷。见表4.23,4.24,4.25计算最大拉削力。

6、综合式拉刀粗切齿的切削厚度为齿升量的1倍,长度刀刃上的切削力,应按2确定。柄部最小断面处危险断面,直径为,面积为拉应力为按表4.26,,则,校验合格。按表4.24,4.25,拉床许用拉力为由上述可知,拉削力,则,拉床载荷校验合格。(10)齿数及每齿直径。取过渡齿与精切齿齿0.035,0.030,0.025,0.015,0.005mm。后四齿齿升量小于粗切齿齿升量的,为精切齿,则前三齿称为过渡齿。过渡齿与精切齿切除的余量为则粗切齿齿数为(第一个粗切齿齿升量为零)粗切齿与过渡齿,精切齿共切除余量为,剩余0.036m

7、m的余量,需增加一个精切齿,调整各精切齿齿升量。按表4.15取校准齿齿数6个,共有粗切齿、过渡齿、精切齿、校准齿齿数为个。(11)拉刀其他部分。根据表4.20,取前导部的直径与长度为后导部的直径与长度为:前柄端面至第一齿的距离(表4.20中图)查表4.18,,取20,查表4.24,,前导部,则颈部直径过渡锥长度取为。拉刀直径较小,不设后柄部。(8)计算和校验拉刀总长。粗切齿与过渡齿的长度精切齿与校准齿的长度总长为,最后取,。查表4.29,当拉刀直径为时,允许长度为,总长校验合格。(14)拉刀的技术要求拉刀加工后

8、需要有如下的技术要求:1.热处理硬度:刀齿和后导部分63-66HRC,前导部分60-66HRC,柄部40-52HRC;2.第1-9齿其相邻刀齿直径偏差≤0.015mm,第10-13齿相邻刀齿直径偏差≤0.01mm;3.第14-18齿尺寸一致性为0.005mm,且不允许有正锥度;4.拉刀表面不得有裂纹、碰伤、锈迹等缺陷;5.拉刀切削刃应锋利,不得有毛刺、崩刃和磨削烧伤;6.拉刀容屑槽的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