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探究动态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探究动态

ID:6084035

大小:3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1-02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探究动态_第1页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探究动态_第2页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探究动态_第3页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探究动态_第4页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探究动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探究动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探究动态  摘要:我国学者主要从金融服务外包业的风险管理、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做法、不同金融行业开展服务外包的情况及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已初具规模且发展迅速。但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以宏观为主、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今后需加强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研究视野应进一步拓展,研究手段也要进一步多样化。关键词: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述评中图分类号:F7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3-0117-04金融服务外包兴起于20世

2、纪70年代,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最初的信息技术外包(ITO)开始,发展到包括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处理外包(KPO)等多种形式。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发展迅速,2004~2008年,我国以金融服务外包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年均增速近100%。根据毕博管理咨询公司估计,到2015年我国将和印度一起成为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中心。因此,对国内金融服务外包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有助于为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13一、主要研究重点目前,国内学者对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外包业风险管理、金融服务外包的做法

3、、不同金融行业外包业务的开展及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等方面。(一)金融服务外包业的风险管理在这一问题上,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外包宏观风险管理和银行IT信息技术外包微观风险管理两方面。113金融服务外包的宏观风险管理。在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分类方面,王庆喜认为,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包括国家风险、战略风险、合同风险、操作风险4种类型。曾康霖等认为,金融服务外包存在外包失败、收益不确定性及战略泄露等风险。刘澜飚等分析了金融服务外包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管制风险、合同风险等共计15个风险。施慧洪归纳了金融服务外包涉及战略、名誉、合规、操作等11个方

4、面的风险。在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来源方面,王瀛等指出,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来源于金融机构本身、外包服务商及市场环境等方面。吴更仁等提出识别风险因素的方法及风险因素的作用机理。在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的对策方面,王庆喜提出,应制订一项用于指导是否进行外包及如何适当进行外包的全面政策;制订用于处理外包活动和与服务供应商有关的全面风险管理计划;审慎调查、选择外包服务供应商;以书面合同约束外包关系;制订应急计划;建立外包机构及客户的信息保密机制;监管部门应加强潜在风险的系统性监管。曾康霖等指出,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建立起与外包相关的各种配套机制,如服务商评价

5、机制,充分利用外包合同控制外包风险。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合理限定外包范围,规范监管权限、程序、机制,并加强对跨国金融服务外包的监管。王瀛等认为,应建立金融服务外包服务商的资格审查和信誉评级制度,完善与金融服务外包相符合的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则。施慧洪指出,应从金融服务外包的审计与监管、针对性防范措施、保险手段三方面来管理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赵睿等认为,我国应尽快出台金融服务外包的指引性文件,明确外包的业务范围,建立风险应急机制并严格监管跨国金融服务外包。213银行IT信息技术外包微观风险管理。张成虎等主要从信息系统失控、IT服务商

6、无法提供所需服务及战略信息泄露三方面分析了金融机构信息技术外包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从评估IT外包风险、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商、制定适当的外包合同、监督服务提供商、探索IT外包的新形式五方面控制金融机构信息技术外包的风险。谢怀军提出,应从外包项目的风险评估、外包服务商的选择、外包合同的洽谈与制定、对外包服务商进行监督等方面,控制银行IT外包风险。曹青等指出,国内中小银行IT外包面临着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交易风险、战略风险、信誉风险,应从构建全新的经营理念、组建有效的组织机构、建立对外包商的评级准入制度、建立外包业务风险监控机制等方面来管理外包风险

7、。(二)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做法一些学者从宏观视角研究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国际发展趋势及中国的策略选择。杨琳认为,全球金融服务外包日趋复杂化、离岸化,我国应充分认识服务外包发展的意义,准确把握服务外包的战略定位,科学制定服务外包发展战略。姜荣春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后辅助性后台业务潜在外包需求将加快释放,国际金融机构自营运营中心外部化成为新趋势,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业虽然存在规模小、渗透率低、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但发展潜力巨大,顺应国际发展趋势,中国应在培育市场主体和改善外部环境方面做出努力,以促进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薛彤分析了国际离岸金融服务外包规

8、模迅速增长、业务范围日益扩大、运作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全球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等趋势,结合目前中国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不足,从政府和外包服务商两个视角提出发展对策。13一些学者从微观视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