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中的化学知识ppt课件.pptx

古代典籍中的化学知识ppt课件.pptx

ID:60862669

大小:2.65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12-24

古代典籍中的化学知识ppt课件.pptx_第1页
古代典籍中的化学知识ppt课件.pptx_第2页
古代典籍中的化学知识ppt课件.pptx_第3页
古代典籍中的化学知识ppt课件.pptx_第4页
古代典籍中的化学知识ppt课件.pptx_第5页
古代典籍中的化学知识ppt课件.pptx_第6页
古代典籍中的化学知识ppt课件.pptx_第7页
古代典籍中的化学知识ppt课件.pptx_第8页
古代典籍中的化学知识ppt课件.pptx_第9页
古代典籍中的化学知识ppt课件.ppt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古代典籍中的化学知识ppt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典籍中的化学知识】【解题方法】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化学知识非常丰富,这一类型的题这几年也越来越多,出现的几率较大,而且得分率低,区分度大。应格外重视。(1)结合语文知识,认真阅读、理解文言文,找到关键字、词;(2)联系化学的其他知识进行判断(古典中的化学知识不可能是十分高深、复杂的化学知识,而应该是一些比较浅显的化学常识,常涉及一些自然界中常用物质的性质、用途、用法、制取或分离方法等)1.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①指南针 ②黑火药 ③转轮排字 ④黏土制陶瓷 ⑤用玻璃瓶盛装“强水”(古书中记载一

2、种能腐蚀五金的液体)⑥用明矾溶液清洗铜镜表面的铜锈 ⑦湿法炼铜A.①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③④⑦D.①③⑤⑥B2.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生紫烟”包含了物理变化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北宋沈括用胆矾炼铜的过程属于置换反应C.唐末五代时期丹学著作《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描述的是丹药的制作过程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C3.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错误的是()A.《咏石

3、灰》(明·于谦)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氢氧化钙B.《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C.《天工开物》中记载:“以消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魂散惊而魄齑粉”。文中提到的是火药D.《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其中的“火树银花”涉及到焰色反应B.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

4、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化物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种对青蒿素的提取方法属于物理变化C5.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启用”中“陶”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B.“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中的黄铜是合金C.“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该过程中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D.“凡火药,硫为纯阳

5、,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D6.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其中从化学角度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古文或谚语化学角度解释A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焰色反应B“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C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微观粒子不停运动D一场雷雨一场肥自然固氮B7.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

6、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B.《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C.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D.我国古代人民用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一种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的胶状物质C8.《天工开物》第七卷《陶埏(陶瓷)》中记载“水火既济而土合……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以上所述的“陶成雅器”的主要原料是()A.黏土B.纯碱、石灰石、石英砂C.黏土、石灰石D.二氧化硅

7、、硅酸钙、硅酸铝A9.许多成语中都蕴含化学原理,下列有关解释不准确的是成语化学原理A沙里淘金利用金的密度较大的性质将黄金从沙中淘洗出来B刀耕火耨放火烧去野草,用余灰肥田,还可降低土壤碱性C百炼成钢通过多次锻炼,使生铁中碳杂质降低到钢的标准D火树银花金属元素在燃烧时显示的不同焰色,又叫焰色反应B10.《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B11.《四川盐法志》记载了煮盐的过

8、程,当煮盐近于饱和时,往卤水中点加豆汁,至“渣滓皆浮聚于面,用瓢舀出,再入豆汁二三次,至渣净水澄,蒸干即可得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煮盐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豆汁的主要成分为淀粉C.利用豆汁产生的泡沫除杂D.加入豆汁可以降低NaCl溶解度C12.东汉《周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