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ID:6113729

大小:7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03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_第1页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_第2页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_第3页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_第4页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概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遍布全身各重要脏器,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认为与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氧化应激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有关,各种并发症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并发症可在诊断糖尿病前已存在,有时患者因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就诊而发现糖尿病。因此,熟悉和掌握常见慢性并发症,对于早期预防治疗糖尿病,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常见慢性并发症有冠心病、高血压、出血或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

2、尿病皮肤病变、糖尿病足、感染。因各并发症有相似的病理基础,故一并加以叙述。一、病理(一)大血管病变的病理改变为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和中小动脉硬化,与非糖尿病者基本相同,累及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二)微血管病变,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100μm的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网的病变。常见于视网膜,肾、肌肉、神经、皮肤组织。糖尿病肾病——呈弥慢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结节病变具有特征性。糖尿病视网膜病——血管病变主要12为玻璃样变性,小动脉硬化,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微血管瘤形成和小静脉迂曲。糖尿

3、病神经病变——以外周神经和自主神经轴突变性为基本病变,伴节段性或弥慢性脱髓鞘病变。二、临床表现1、大血管并发症。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病率高,发病年龄轻,病情进展快,多脏器同时受累较多。糖尿病人群心脑血管病患病率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心肌梗死的患病率高10倍,糖尿病性足坏疽为15倍。IGT(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人常先后或同时存在肥胖、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现称代谢综合症,其主要理论基础是遗传背景和不利的环境因素(营养过度、缺乏体力活动和腹型肥胖)使机

4、体发生胰岛素抵抗及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继而诱发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微量白蛋白尿,共同构成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微量白蛋白尿是全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而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危险因素。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冠状动脉可致冠心病,常见有无痛性心肌梗死,心脏痛觉传入神经减退,仅有恶心,呕吐,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心源性休克,有些仅有疲乏无力,头晕症状,无胸痛,预后差。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心肌损害标志物(肌钙蛋白、心肌酶)·心动超声。此外,有猝死——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室

5、颤、室扑)。大脑动脉受累可致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12外周动脉受累可致外周动脉硬化,常以下肢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可致肢体坏疽。2、微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特征性改变,机体全身遍布微血管,故其损害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但通常所称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则特指糖尿病视网膜病、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1)糖尿病视网膜病是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随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增长而增加,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者,半数以上有视网膜病变,是成年

6、人失明的重要原因。此外,还可引起白内障、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炎。有视力改变的中老年患者常规查血糖。(2)糖尿病肾病又称肾小球硬化症,病程10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病人,累积有30-40%发生肾病,是首位死因。约20%2型糖尿病病人累积发生肾病,在死因中列在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之后。(3)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多发性,下肢较上肢重,病程进展缓慢,常见症状为肢端感觉异常(麻木、针刺、灼热及感觉迟钝),呈手套或短祙状分布,有时痛觉过敏,随后出现肢痛,呈

7、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早期腱反射亢进,后期减弱或消失。触觉和温觉有不同程度减弱。12感觉迟钝,易受创伤或灼伤致皮肤溃疡,因神经营养不良和血液供应不足,溃疡较难愈合,若继发感染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骨髓炎,甚至败血症。多发性神经病变中一个较少见的类型,表现为感觉异常伴严重烧灼样痛,皮肤非常敏感,甚至不能耐受床单覆盖,常伴失眠,食欲不振,精神抑郁,后期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张力减弱,肌力降低,以至肌肉萎缩和瘫痪,多累及手足小肌肉,常出现垂足,长期受压或创伤可致骨质吸收破坏和关节变形,称营养不良

8、性关节炎。单一神经病变主要累及脑神经,以Ⅲ、Ⅵ脑神经多见。第Ⅲ脑神经瘫痪,表现为同侧上眼睑下垂和眼球运动障碍,第Ⅵ脑神经瘫痪,表现为同侧眼球内斜视,也可累及股神经、腓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单一神经病变常急性起病,呈自限性、多于两个月内痊愈。自主神经病变较常见,且出现早,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系和性器官功能,表现瞳孔缩小且不规则,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排汗异常(无汗、少汗或多汗等)。胃排空延迟(胃轻瘫,饭后或午夜)、腹泻、便秘、持续心动过速和直立性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