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特点.doc

旅游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特点.doc

ID:61471809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2-02

旅游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特点.doc_第1页
旅游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特点.doc_第2页
旅游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特点.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旅游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特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旅游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特点对于旅游气候资源研究,国内主要集中在旅游气候资源特征、开发及评价、旅游气候舒适度、适宜性评价及研究、旅游气候区划及旅游气象服务等方面[1];在旅游气候资源评价方面,采用综合气候舒适度及其分项评价模型[2-4]、模糊综合评判算法[5-6],以此划分不同类型,进行通径分析[3]、与客流量的相关分析[7]、年际变化分析[8-9]等;对于河南省,也有利用不同算法进行旅游气候资源评价的报道[10-14]。但对于不同算法比较分析的报道较少[15-16],笔者选取河南省内有代表性的地点,利用其气象台站1982—2

2、003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其旅游气候资源进行测算,并以此分析河南省旅游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异特征,以期为河南省旅游气候资源优势的综合开发、旅行社和游客合理安排旅游度假时间和地点,以及气象部门开展旅游气象服务等提供依据。1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1.1研究区域概况河南省位于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国土面积16.7万km2;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4℃左右,大致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递增,南部亚热带约15℃,北、中部暖温带13.0~14.5℃,豫西、豫北山地12.1~1

3、2.7℃;年平均降水量600~1200mm,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均,5—8月占全年降水量70%以上,淮南降水最多达1000~1200mm,黄淮之间为700~900mm,豫西、豫北山地为600~7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65%~77%,豫南地区略高,豫北地区略低,各地最高点均在7—8月,为70%~8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0~2600h,日照百分率为45%~58%;无霜期190~230d。依据区域经、纬度,考虑平原地区较山区的气候相似度大,故前者选取地点数相对较少而后者适当加大取样密度,同时考虑资料年限的整齐性,共选取35个

4、代表性地点如表1所示。收集上述选取地点所在地气象台站1982—2003年间的逐日气候资料进行计算与分析。1.2研究方法3目前国内外有很多方法评价旅游气候资源[1,3],本文主要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温度、相对湿度、风速3个要素分别建立隶属函数方程如下[5-6,13,15]:计算的指数;t为温度(℃);h为相对湿度(%);v为风速(m/s)。由各气候要素资料及算法可得隶属函数值,其舒适程度的判别标准如下[5-6,13,15]:U<0.60,不舒适;0.60≤U<0.75,较舒适;0.75≤U<0.85,舒适;U≥0.85,

5、很舒适。由此可建立各单个要素的评判矩阵R,R中的每一个元素是U中各因素隶属函数值对应各等级的个数在该因素中所占的百分率。进行人体舒适度综合评判时,设温度、相对湿度、风速3个要素的权重分别为0.60、0.20、0.20;通过加权平均算法[6],得到人体舒适度综合评判结果V×R。数据处理采用MicrosoftExcel2003及SPSS16.0,采用ForStat2.1进行趋势面分析。2结果与分析2.1影响舒适度指数的主要因素计算各选取地点的年度舒适度指数(未均一化),并将较舒适等级以上结果相加得指数和,利用SPSS16.0的

6、Pearson方法计算相关系数并进行双尾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除湿度外,舒适度指数与各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各因素均影响到旅游舒适性;从数值来看,温度与海拔(主要通过影响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各个月份隶属函数值的计算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结论,在各地点的各月份,湿度与风速因子计算的隶属函数值均有达到至少较舒适等级,多数可以达到极舒适等级,而温度计算的函数值,所有地点只有在5—9月才可达到舒适等级,其他月份均为不舒适等级。相对于其他因子,海拔因子对温度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著,故也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子。2.2河

7、南省旅游舒适度空间格局3将较舒适等级以上结果相加得舒适指数和,与不舒适指数进行对比,因各指数未进行均一化处理,其值可近似表示各等级的每年月数。由图1可知,选取各地点在1年时间内,基本上均是舒适时间较长些,但在林州、洛宁、卢氏、栾川、嵩县、南召、新县等地,不舒适时间稍长些;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点气象台站海拔较高,受其影响的气温成为主要限制因素;实际上这些地点不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且特别适合于夏季避暑。因此认为,在进行气候舒适度评价时,单一的年度指标可能会存在一定偏差。结合各观测点地理坐标对舒适度指数进行趋势面分析,结果见图2、

8、图3。由图2、图3可知,河南省气候旅游舒适度总体上表现出随经、纬度的增加或降低,适合时间均表现为下降而不舒适时间增加,故可认为在中部区域适合旅游的时间较长;这可能与气温、降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2.3河南省旅游舒适度时间格局分别选取北纬36°、34°、32°及其附近的西部、中部与东部地点各1个,绘制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