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综合练习.doc

高三地理 综合练习.doc

ID:61504533

大小:95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2-07

高三地理 综合练习.doc_第1页
高三地理 综合练习.doc_第2页
高三地理 综合练习.doc_第3页
高三地理 综合练习.doc_第4页
高三地理 综合练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 综合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小明和小亮同一天出生在我国的两个不同城市,表1是他们出生那天出生地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 小明小亮日出7:408:07日落16:5215:371.他们的生日最可能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小明的出生地位于小亮的出生地的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考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3~4题。3.关

2、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4.此时,图中M地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读图,回答5~6题。 5.最适合图2的图名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6.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②气温日较差大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7~8题。7.该天气系统是A.南半球气旋B.北半球气

3、旋C.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处为暖锋B.M处雨后气温上升C.N处为冷锋D.N处出现连续性降水水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运动过程称为社会水循环。读“社会水循环概念框架图”,回答9~10题。9.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自然水系统、外部再利用、废水处理和给水处理,其中乙环节应为A.给水处理B.外部再利用C.废水处理D.自然水系统10.下述现象的形成与输水节点关联正确的是A.地面沉降——取水B.水质型缺水——配水C.黄河断流——内部再利用D.资源型缺水——回水以下是一位旅行者在甲、乙、丙、丁四地旅

4、行时写下的微博:甲:一月还未过半,已经连续下了八天雨,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温度是10℃,穿着毛衣走在阴雨的街头心情糟透了。乙:这里草场稀疏,沙化严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已成为传说。丙:这里气候温和,牧草繁茂,大量的牲畜在繁忙的港口等待运往欧洲。丁:“长恨春归五觅处”的烦恼这里是没有的,气候终年温和,真是个好地方。根据这些微博回答11~12题。11.其中描述基多(图5)的微博最有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12.该旅行者游历到某地时发现当地的典型植被为常绿硬叶林,对应的微博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

5、读“北京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图”,回答13~14题。13.影响图示农业圈地域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政策因素C.历史因素D.气候因素14.适宜发展大面积粮食种植的是A.城市农业圈B.近郊农业圈C.远郊农业圈D.山区农业圈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15~16题。15.关于E地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水能、旅游开发为主B.重点发展内河运输业C.大力发展商品谷物农业D.建立自然保护区,停止开发16.关于G、M两地的比较,正确的是A.M地气温年较差小于G地B.M地位于迎风坡,年降水量大于G地C.M地河流水位高于

6、G地D.两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读“某区域工业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图”,回答17~18题。 17.该地的主导产业最有可能是A.电力工业B.采掘工业C.冶金工业D.建材工业18.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主要目的是A.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B.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社会效益C.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D.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有两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不得分)读“某日我国部分地区气象干旱监测图”(图9),回答19~20题。1

7、9.图中重旱区分布在A.滇B.桂C.蜀D.黔20.缓解当前旱情的合理措施有A.调整农业结构B.打井抽取地下水C.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D.适时实施人工降水读图10,回答21~22题。 21.图中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地壳断裂下沉D.地壳断裂抬升22.甲类岩石中可能含有A.银矿B.铜矿C.煤层D.生物化石读“我国某县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金字塔图”(图11),回答23~24题。 23.关于五、六两次人口普查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六普人口峰谷变化基本上是在五普的基础上向后推移了10年B.从

8、五普到六普老人和儿童越来越少,中年人越来越多C.五普0~4岁人口较少体现了计划生育的成效D.六普45~49岁人口达到峰值凸显外来人口的增加24.关于该县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B.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C.人口严重老龄化D.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读“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