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细则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细则

ID:6151030

大小:9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4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细则_第1页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细则_第2页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细则_第3页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细则_第4页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细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细则一、总则1、依据《常州大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实施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2、综合测评的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综合能力三个方面的测评。思想品德测评主要评估学生的政治表现、法纪观念、道德修养等。专业学习测评主要评估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及科技学术能力。综合能力测评主要评估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表现。3、综合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每学年开学初,对上一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要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测评。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结果,将作为评比表彰、

2、奖学金评定、毕业生推荐等的主要依据。二、测评方式1、领导体制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由院党委领导,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学院成立由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各年级辅导员组成的学生综合测评工作领导小组。各班成立由辅导员(班主任)、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学生代表(5~7名)组成的测评小组,进行本班的测评工作。2、测评程序(1)个人总结:学生应在每学年结束前的一周内以书面形式认真总结本学年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表现情况,提交《暂行办法》所要求的本学年获得的各类证书、作品原件或提出加分、评分理由供学院审核、确定。(2)

3、班级评分:在学院党委统一组织下,由年级辅导员(班主任)主持召开测评小组会议,依据《暂行办法》和本实施细则,对本班学生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必须经学生本人签字并将《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德育素质测评分汇总表》(纸质稿)和《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汇总表》的打印稿和电子稿各一份报送各年级辅导员。(3)学院审核:根据本实施细则和实际情况对各班的测评结果进行审核,并对相关材料予以存档,同时将审核后的成绩向各班公布、公示。3、结果处理(1)测评结果一经公布、公示,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如有特殊情况,学生可在3日内申诉,由院领导小组裁决。(2)对于班级评

4、定的结果,辅导员可根据情况在全年级中对不超过2%的学生(50人以下年级按1人计)的总分做不超过2分的调整。调整结果报院党委审批、备案。三、测评方法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得分=基础性素质得分+发展性素质得分—处罚分(一)基础性素质得分基础性素质得分=德育素质测评分×20%+智育素质测评分×70%+体育素质测评分×10%【德育素质测评分(满分100分】1、德育素质测评具体参见《常州大学学生德育素质测评参考表》。德育素质测评由班级测评小组为全班学生测评等级。德育素质测评等级在班级中所占比例一般为:优(30%)、良(60%)、中(10%),优良中的

5、对应分值分别为95分、90分、86分。本学年受警告及以上处分的学生该项得分为70分。2、辅导员或班主任可根据学生本人在本专业班级、宿舍等建设中的综合表现提出加、减分建议,但分值不超过5分。【智育素质测评分(满分100分)】智育素质测评分=A+BA=[∑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成绩×课程学分×加权系数]/∑学分(∑学分不少于15学分)B=测评学年获得的任意选修课学分、辅修专业学分、自学考试等取得学分(每门按1.0分计)之和。1、一般课程加权系数为1;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分别按95、85、75、65、50分计算。不及格课程以不及格成绩计,经

6、批准缓考课程的成绩以缓考成绩计。已重修的按重修成绩或较高的一次成绩计。2、与上学年相比,平均学分积点提高1分及以上者,智育素质测评加1分。3、每旷课一学时智育素质测评减0.1分;每迟到或早退一次智育素质测评减0.05分;每有一门课程(包括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不及格智育素质测评减0.2分。【体育素质测评(满分100分)】体育素质测评分=体育课程分×75%+课外俱乐部活动测评分开设体育课程的学年,体育课程分为两学期体育课成绩的平均,不开设体育课的学年,体育课程分别依据体质健康标准等级记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分别按照90、80、65

7、、50分计),经获准参加体育保健课的同学,基础分按60分计算。课外俱乐部活动测评分合格为25分,课外俱乐部成绩如有一学期不及格,该项为10分。(二)发展性素质得分【创新创造能力】1、科技竞赛经学院或学校推荐参加各类学科专业技能竞赛、科技竞赛、科技制作、科技创新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华东区CAD大赛、校物理竞赛、数学竞赛、科技节相关比赛等)获奖者,以教务处公布名目为准,以获奖证书或文件获得的时间为准。加分参考下表。科技竞赛奖励分一览表等级级别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国家级5.04.03.02.

8、2省级3.02.62.21.4市、校级1.81.41.20.6院级1.00.80.60.32、科研成果(1)学生获发明专利加5.0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加3分。(2)科技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省级期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