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现实启示.doc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现实启示.doc

ID:61559231

大小:26.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1-02-28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现实启示.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现实启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现实启示  启发式教学是先圣孔子在教学上的一大创举。两千多年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沿用,它与“注入式”、“填鸭式”等教学方法的不同是“启发输导,循循善诱”。  孔子曾经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的精辟阐述。孔子认为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也要看火候,不到想求通又无法弄通的地步,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又说不出来的地步,不去启发他;举一例不能类推出其他几例就不要再教下去了。这就更可以说明孔子采用的启发式教学与生填硬灌式的教学方式的根本区别了。

2、  人的智力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天资聪敏,有的学生天赋较差,前者一讲就通,一听就懂;后者需要多次启发诱导才能弄懂弄通。孔子讲的“上智下愚”谈的就是教学,并非像有人解释的那样“做官的人天生聪明,做百姓的天生愚蠢”,应是说聪明的人和愚笨的人是不能求同的两个极端,也是人群中的两个少数,而居于两者中间的是绝大多数,这是不能改变的,教师要承认这个差距的存在,进而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尽可能因势利导地缩小三者之间的差距。  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学堂里,弟子们如影随形地接受老师的教诲。而今天

3、的学校与那个时代已大不相同。就说中小学吧,课堂上学生至少有三五十人,通常是45分钟一堂课,老师讲授下来,中间至多是穿插几个对学生的提问,在短暂的一课中,很难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所讲课程理解到什么程度。  叩其两端,我以为教学中启发式的重点还是中间的大多数,对这些中等生,就要像孔子说的那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他们受到启发而真正能弄懂弄通时,上等生又加深了理解与记忆,而下等生随着这种启发,也基本能弄懂弄通,这就缩小了三者的差距。  我体会启发式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学会课本中的知识;二是开

4、发学生的智慧领域,锻炼学生辨别事物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与追求,增强使命感与责任心;四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做社会上的仁人君子,只有把传授知识和培养素质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