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ppt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ppt

ID:61634568

大小:7.53 MB

页数:190页

时间:2021-03-04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ppt_第1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ppt_第2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ppt_第3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ppt_第4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教育学唐海军四川文理学院数学与财经系第二篇课程篇2.2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分析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叶圣陶学习提要一、引言二、人教版初中教材结构分析三、数学教材的新变化四、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与高中知识的衔接五、教材分析对教学的指导教材是课程的物化形态。不同版本的数学新教材,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教材的弹性增强,给教师自主开发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材编写的变化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站在课程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更新原有的教学观、教材观,充分挖掘教

2、材中的教学资源,并根据学生特点积极主动地、灵活开放地、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一、引言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要采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对教材要善于运用。陶行知先生不主张传统的那种纯粹依赖教材、教教材的模式,“先生讲解,学生静听,而不引人去做。”陶行知认为:“读书一定要一种课本,并且要从头一本头一课教起,这也是一种成见。”陶行知先生说:“教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不教。”也就是要改变传统单纯的“授一受”的模式转变为“引导一思考一探究一发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对初中数学教材进行分析之前,先谈谈数学教材编写的理论1.数学教材的

3、编写数学教材的内容结构从内容顺序安排考虑,数学教材的编写有:直线上升和螺旋上升两个模式从知识结构考虑,数学教材的结构有:分科处理和整体处理两种模式(1)直线上升模式某一知识块内容,基本上在某学段、某年级依次学完,内容上则按由浅入深的顺序,除复习课外,知识一般不再重复叙述。此种编写模式,教材内容流畅,一气呵成。此种编写模式,考虑了数学内容在纵向上的衔接,但关注学生认知不够。(2)螺旋发展模式各大知识块的内容,在各学段、各年级适当重现,逐步加深。此种编写模式,所占篇幅较多,看上去觉得不够严谨。此种编写模式,往往有益于学生认知组合深化,也有利于学生在各学段

4、学习内容相对完整。(3)分科编写模式按照数学学科历史发展线索将数学分成若干科目,分科编写教学。此种编写模式,有利于揭示数学知识块的内在规律,理论较严谨,层次较清楚。此种编写模式,有时会忽视知识块之间的横向联系。(4)整体处理模式教材采用分章集中,整体处理的编写方式。此种编写模式,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便于近代数学的的某些观点的渗透。2.数学教材的编写风格一般数学教材的编写风格有两类:叙述式和发现式叙述式从概念的定义出发,按照演绎思想,展开教材的全部内容。此种编写方式,比较重视定义的严谨性、推理的严密性和叙述的清晰性。但这种方式编写的教材

5、不利于揭示知识的产生过程,有时对启发学生的思维不利。发现式从日常生活或数学实际问题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求疑、猜测、尝试、分析、综合、推理、论证,逐步发现数学的规律。此种编写方式的教材,内容取材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既有助于学生形成发现思维能力,同时也客观地揭示知识的产生过程。发现式编写方式,便于采用“发现法”教学。中国数学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从教材的内容结构来说,由直线上升模式转向螺旋发展模式,从分科编写模式转向整体处理模式;从教材的编写风格上看,由叙述式转向发现式。3.对数学教材选用对数学教材的选用,可参考下列的标准:(1)课程目标的合理性A能反映数学

6、学科基本特征;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陈述清楚,易为数学教师掌握。(2)教材内容的适宜性B内容体系符合数学学科的规律;循序渐进,系统连贯,容易接受;能反映近代数学思想方法;能适应学生将来就业或升学的需要。(3)数学教材的先进性与可行性C概念法则引入自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容量合理,留有余地,学生负担适当;方便于教师教,也方便于学生学;具有独到见解与显著的编写特色。(4)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适应性D课程基础知识学生是否易于理解;是否关注学生对数学技能的掌握;是否关注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学生学习课程后数学能力的提高是否明显;学生对教材的欢迎程度。趣味测

7、验作为一名师范生,应该对教材有一定的了解。请大家拿出纸笔,尝试回忆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各章节内容,越详细越好。回看八年级数学上册八年级(上册)(62)第11章全等三角形(11)11.1全等三角形(1)11.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阅读与思考全等与全等三角形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数学活动小结(2)第12章轴对称(13)12.1轴对称(3)12.2轴对称变换(3)信息技术应用探索轴对称的性质12.3等腰三角形(5)实验与探究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数学活动小结(2)第13章实数(8)13.1平方根(3)13.2立方根(2)13.3

8、实数(2)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说不是有理数数学活动小结(1)第14章一次函数(17)14.1变量与函数(5)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