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oc

高效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oc

ID:6163946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5

高效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oc_第1页
高效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oc_第2页
高效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效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我校从2011-2012学年度开始接触高效课堂教改实验,至今已历时两个学年度,在此期间,我们获得了比较丰富的教改经验,也取得了良好的教改效果,当然也存在很多问题,现就我校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一分析。一、实验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实验教师课改积极性不高。课改的最终实践者是一线教师,教师对待课改的态度和积极性直接影响课改的成与败。目前我校教师课改积极性不是很高,处于“要我改”的层面,主要表现在备课上课按部就班,把最初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死搬硬套,无多大创新,也没有追求课

2、改进步与创新的动力。成因分析:首先是学校没有完善的实验教师奖罚机制,导致实验教师觉得课改成功与否是学校领导的事情,与自己无多大利益关系,从而失去课改的内在动力;其次是实验教师课改信念不够坚定,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对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持观望态度。2、实验教师理论支撑不够。课改离不开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支撑,让实验教师掌握较完整的理论是课改实施的重要保障,我校实验教师目前已经掌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知道了怎么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教,这么教的优越性在哪里?成因分析:理论学习不到位,实验教师包括学校领导只掌握课改理论之

3、皮毛;教师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较多,但多数不是教育类院校毕业,连最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都不能够完全掌握与应运,更不用说去学习基于教心学之上的新课改理论,老年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老观念根深蒂固,从内心抵制课改。二、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出现抵触和厌恶情绪。学生最初接触新的教学模式的时候,觉得很新奇、很兴奋,课堂参与热情高,能够做到积极讨论,积极发言,积极表现。但是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热情,讨论、发言、展示只是为了应付,而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与欲望。举个例子:上学期,我校因一实验教师请假,由一非实验教

4、师代替上课,课前,该代课教师声明用“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开始欢呼雀跃……成因分析: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出现审美疲劳;高效课堂对学生的高强度要求,让学生感觉压力巨大;学生习惯培养不到位,所有课堂活动没有实质性参与;学生观念没有转变,没有参与课堂的内在动力。2、学生评价与奖励机制不完善。对学生的评价和奖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课改的活力源泉,怎样对学生进行中肯的、准确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奖励,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教师把握不准,作为领导也无法给出一个比较全面的指导意见。最初的评价星

5、级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形势。成因分析:学生对评价与奖励的需求膨胀,以前的口头表扬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一味的表扬(部分教师走极端)让学生变得找不到自我;学校没有依据课改进程及时修行完善的评价与奖励制度。3、学困生成为课改的绊脚石。在课改环境下,学生逐渐向两个极端迈进,优生各项能力得到培养,差生越来越差(专指考试成绩)。当然也不能否认“差生”的能力(参与、讨论、发言)得到了培养。成因分析:传统模式下,差生多少能被灌输一些,不至于很差,在课改模式下,知识的获得绝大多数靠学生的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内分享,或者同伴互助,学困生大多

6、数自主探究能力较差,小组内知识分享又不完全,学生互助又落不到实处,再加上教师不给于他们过多关注,因此学困生会逐渐失去信心,导致越来越差。课改实施两年以来,我校从以前的“照猫画虎”到现在的熟练操作,所有实验教师付出不少心血,也获得了珍贵的课改经验,取得了较好了课改效果,作为学校领导,我也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掌握了不少课改理念,对课改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对以上提出的诸多问题,不是我对课改的质疑与否定,反之,是我基于我个人对课改的理解之上的深刻反思与审视,有不对之处请各位你领导及同仁批评指正,对于以上问题我会在实践中逐渐寻求解决

7、办法,也迫切希望与有同类兄弟学校一起探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