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doc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doc

ID:61743823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17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doc_第1页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doc_第2页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doc_第3页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摘要:贵州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均不断增加,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从而制约着贵州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产业结构、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的角度,分析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根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型能源和节能减排等措施来促进贵州省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的双赢。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消费;碳排放;可持续发展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资源十分丰富的能源大省。其中以煤炭、水能和森林资源最为突出,具有发展低碳

2、经济的优势。据相关统计,贵州省煤炭资源储存总量高达2400多亿吨,高居全国第5位;贵州作为新能源煤层气的主产区,其蕴藏量高达3.15万亿立方米,仅次于山西省位列全国第二位。贵州省经济仍处于欠发达和开发时期,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而第一产业受自然环境以及落后的科技限制,农业仍以传统耕作为主,产业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工业发展起步晚,且数量和规模均不大。能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压力将极大制约着贵州省低碳经济的发展。一、贵州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4学海无涯1、产业结构不合理。贵州省产业结构不合理,近

3、年来第一产业不断下降,到2013年低至12.9%。第二产业有小幅波动,但占比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波动性较大,且在近几年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比重开始下降。从一二三产业结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由于贵州近几年在西部大开发引领下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济有了大幅度的发展,但是贵州经济受第二产业带动较大,第一二产业的支持很有限,这种不合理的发展结构最终会导致贵州经济结构单一化,后期发展动力不足。同时在现行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样的经济结构也限制低碳经济的发展,从而约束贵州经

4、济的可持续发展。2、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居高不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贵州省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大幅度增加,通过对比,2007年贵州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分别为7468.85万吨、3670元/吨,而到2014年我国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1024.63万吨、8392元/吨,从这些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贵州经济发展的同时,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也在增加,增速甚至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这就大大限制了贵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从绿色GDP角度上看,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花费大量

5、的财力来治理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压力,这就使得贵州低碳经济发展受到限制。3、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贵州省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原煤作为经济的动能,其中从2007年到2013年变化不大,占比最高达48.8%,而天然气所占比重很小,且从2007年到2011年占比不断下降,直到2013突增至2007年的水平。电力消费也是贵州能源消费的主力,约为33%。从贵州能源消费结构中可以看出,贵州作为煤炭生产大省,煤炭消费也很高,同时也看以看出,贵州经济发展由于起步较晚,技术条件落后,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二产业的支撑,经济结构单

6、一,对能源需求较大,特别是对自己独有的煤炭资源需求很大。同时贵州水力资源丰富,也得到广泛的利用,电力消费占能源消费比总的三分之一,表明贵州注重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但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就要保证能源消费的低碳化,清洁化,只有把传统化石燃料的消费量降低才有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贵州省从能源消费结构入手,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二、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4学海无涯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随着贵州省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开始凸显,并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贵州省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较

7、大比例,而且快速增长,第三产业比重低,发展速度缓慢。而第二产业中多以重化工业为主导,这些企业具有能耗高、污染排放量大。同时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原料加工生产,结构单一,经济产值不高。这就迫切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升级。首先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贵州发展第三产业的有利条件。其次,整合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对三产业之间以及内部关系的整合与升级,第一产业作为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第一产业的地位需要继续巩固,同时通过发展

8、现代农业促进其发展,升级第二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走节能减排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第三产业行业内部的调整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最后,推行相关政策,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大行业的过快增长。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新型能源。首先,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降低能源结构中煤的比重。化石能源作为传统工业发展的能源基础,高碳化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传统工业化的4学海无涯必然结果。当全球气候不断恶化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威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