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doc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doc

ID:61792948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20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doc_第1页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doc_第2页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doc_第3页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摘要:作为减小超长结构混凝土大伸缩裂缝及高层建筑差异沉降的主要处理方式,后浇带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如后浇带设置或施工措施不合理,则会变为结构受力及变形的薄弱部位,进而严重影响基础结构的整体受力及变形。为此,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要点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形式也愈加复杂,大量超宽、超厚大型建筑不断涌现。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只在施工阶段留设的临时性变形缝被叫做后浇带

2、。后浇带的设置,应按照具体施工情况,保留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封闭,进而保证结构形成一无缝整体。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将结构内永久性变形缝取消,有效控制裂缝,且有利于改善结构性能,为此,开展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工程概况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积为63671m2,215m为东西向长度,210m为南北向长度,389535m2为其总建筑面积。该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12m为常见跨度。550mm为筏板基础板厚,2.1m为基础主梁高度,选用素土回填房心。为满足施工要求,保证工程施

3、工安全,本工程后浇带量多,可从底板、剪力墙及各层楼板穿越,11868m为其整体长度,因此具有较大工作量。图1为后浇带留设划分图,其中,中庭为中间椭圆部位,斜线部位可回填素土。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重点及难点分析4学海无涯(一)因本工程单层具有较大面积,且留设大量后浇带,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做好后浇带防护工作,极易有杂物等落入,且清理较为困难,如无法彻底清理,则会对结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二)楼层高,梁板跨度较大。悬挑状为后浇带断开位置梁板所呈现的状态,当无法稳固支撑时,极易出现梁板上部开裂现象,或后浇带部位

4、下挠等问题。(三)待塔楼封顶、两侧结构单体沉降基本稳定后,即可进行沉降后浇带浇筑施工。为加快施工进度,可按照“先回填基槽,后浇筑后浇带”的顺序进行地下室外墙沉降后浇带施工。但因本工程具有较深基层,且土压力过大,往往会增加后浇带临时防护施工困难性。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于建筑工程而言,后浇带施工质量极为关键,其施工质量如与设计要求不符,将对后浇带的应用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出现开裂、漏水等问题,危害工程结构安全。为此,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掌握后浇带施工重点、难点,才能保证采取的施工方法切实

5、可行,才能提升工程质量。(一)底板后浇带施工。为将积水及时、快速排出,可每隔20m将一个集水坑设置到底板垫层,300mm为坑深。为便于铺贴防水卷材,可将侧壁进行45°斜坡设置。留置集水坑时,需错开地梁部位,防止对梁底主筋造成严重损害。浇筑过程中,可同时浇筑集水坑与后浇带。因本工程具有较深基坑,为避免地下水压力对后浇带位置垫层造成损害,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选用补强措施进行后浇带下部垫层混凝土处理,并进行临时防水板设置。在后浇带两侧模板支护中,如选取木夹板支模,则操作难度较大,且清理施工缝位置混凝土较为困

6、难,为此,模板可选取快易收口网替代,这样不仅便于安装,还不需要拆除。(二)顶板后浇带支模施工。(1)支撑。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构件浇筑成型之后,不能作为悬挑构件对自身荷载、上部施工荷载进行独自承担。在拆除顶板模板过程中,应将一定量支撑留设到后浇带两侧,也就是说在顶板支撑时,后浇带两侧可单独支撑。按照受力计算分析,后浇带两侧梁板悬挑跨度在4m以内,立杆支撑选4学海无涯用2排即可;如悬挑跨度在4~8m之间,则立杆支撑应选用3排。(2)铺设模板。顶板支模过程中,不可以断开后浇带位置的顶板模板,应与其余顶板模板一起

7、完成铺设施工。要求整块模板与后浇带垂直铺设,以此构成一条顺直拼缝。如顶板混凝土强度与拆模强度相符,则可拆除其余顶板模板,且不会对后浇带底模造成任何影响。在后浇带部位梁模板可断开,此时需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再次支模封闭,其主要是为了便于清理后浇带内杂物。(3)卸荷及回顶。选取可上下调节的顶托用于支撑立杆顶部,当顶板混凝土强度与拆模强度相符,则应一根一根地对顶托卸荷,并拆除后浇带两侧模板、龙骨,随后再将顶板紧固,防止原支撑层满负荷向下传力。(三)地下室外墙沉降后浇带支模施工。(1)制作预制板。为便于施工、

8、节省场地,可按批次制作预制板。一般底模可选用木夹板,需固定四周。同时可选用50×100mm木方作为侧模,进行500×1500mm木框制作,100mm为框高,并与底模固定。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将木框短边设置为8:5坡角,且做好固定施工。完成上述施工后,即可进行钢筋网片绑扎,并将6根拉结钢筋埋设到指定位置,其直径为12mm。待洒水保湿之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当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应及时拆除模板。(2)安装预制板。安装预制板时应严格按照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