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新版.docx

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新版.docx

ID:61849771

大小:70.9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24

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新版.docx_第1页
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新版.docx_第2页
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新版.docx_第3页
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新版.docx_第4页
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新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新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幼儿园课程论作业1(第1章)一、填空题1.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2.哲学,社会学,教什么,为什么教3.教育理念4.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二、选择题1.BC2.D3.ABCD4.A5.ABD三、名词解释1.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经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2.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

2、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3.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的知识、技能和能力。4.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四、简答题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第一个方面是

3、学习的计划性。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2)第二方面是学习的环境。显性课程主要经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机能,而隐性课程则主要经过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而得到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3)第三方面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而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2.幼儿园课程与其它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一样,都注重将一定的社

4、会价值和文化知识整合到学习者的经验之中。可是,由于在儿童早期,儿童发展的速率比任何时期大,也因为儿童学习的能力极大地有赖于其自身的发展,因此,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园课程的决策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应的,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材料也不同于其它各级各类教育,它更多采用的是具体的材料和活动,课程较多地是采用活动而不是上课的形式加以组织。3.(1)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2)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3)游戏有益于幼儿

5、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整合。4.(1)心理学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这是由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可是,心理学理论并不等于教育理论: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描述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而教育理论包含着对具体教育实践的陈述,两者不是同一的。②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涉及的是对于发展或学习的最低限度的说明,而教育理论要涉及到影响发展或学习的最高限度的说明。③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主要是从”实然”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而教育理论是从价值的”应然”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因此,把心理学理论当作幼儿

6、园课程的唯一理论基础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样做不但在理论上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在实践中也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是难以行得通的。(2)心理学理论不可能单独为幼儿园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幼儿园课程同样受到哲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对于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来说,哲学和社会文化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五、论述题1.你是如何理解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和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答题要点:(1)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都是缺一不可的。(2)日常生活活动和另两类活动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幼儿在幼儿

7、园的一日活动。在课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日常生活活动中和另外两类活动是也经常互相融合和互相渗透的。(3)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关系游戏和教学是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活动,两者不可相互替代。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它强调的是”过程”、”表现”和儿童自主的活动,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教学主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活动,它承担着文化传递的任务,它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作用。游戏和教学的本质特征,决定着两者永远不可能是同一的,或者是相互平行的。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不可替代性,正是它们能相互补充,资料内容仅供

8、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相得益彰的前提。将游戏和教学进行最优化的结合,能够使幼儿园课程变得更为完善,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放羊式”的或者”灌输式”的教育。在确定幼儿园课程中的哪些教育活动是属于游戏活动,哪些是属于教学活动时,并非能够简单地将活动内容和方式归为”游戏”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