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研究毕业设计

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研究毕业设计

ID:6190330

大小:1.78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8-01-06

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研究毕业设计_第1页
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研究毕业设计_第2页
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研究毕业设计_第3页
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研究毕业设计_第4页
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研究毕业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研究毕业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研究毕业设计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绪论1第2章设计资料2第3章设计方案的比较及确定5第3.1节空调方案5第3.2节水系统的布置5第3.3节系统方案的确定7第4章空调负荷计算8第4.1节空调负荷的概念8第4.2节主要计算公式84.2.1冷负荷84.2.2热负荷114.2.3湿负荷124.2.4新风负荷12第4.3节负荷计算结果13第5章送风量及新风量的计算20第5.1节送风量的计算20第5.2节新风量的计算20第5.3节焓湿图的确定21第5.4节举例计算2261第6章气流组织25第6.1节布置原则25第6.2节气流组

2、织分布25第7章空调系统的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26第7.1节风系统的设计计算267.1.1风道布置原则267.1.2风管设计267.1.3风管水力计算26第7.2节水系统的设计计算377.2.1水系统的设计选择377.2.2系统水管水力计算377.2.3冷凝水的排出467.2.4水系统的水质处理47第7.3节设备的选择计算477.3.1风机盘管选型477.3.2新风机组选择计算497.3.3空调冷水机组选择507.3.4水泵选择计算507.3.5冷却塔选择527.3.6热水锅炉选择52第8章系统的保温、消声及减震设计53第8.1节管道保温设计538

3、.1.1风管保温设计538.1.2水管保温设计54第8.2节消声与减振设计55第9章防烟排烟通风设计56第9.1节防排烟系统设计概述及注意事项569.1.1防排烟系统设计注意事项569.1.2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57第10章自动控制设计59结论6061参考文献61致谢6361第1章绪论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工业和民用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程中,对空气调节的需求越来越多,空调工程已成为基本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建筑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场所。现代人类大约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在建筑中度过。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建筑

4、环境对人类的寿命、工作效率、产品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过程所要求的空气状态及人类自身工作和居住所要求的空气状态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产生了空调,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空调的普及率也就日益增高。所以对于大型公共、民用建筑及一些特殊场所来说,空调是不可缺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空调在使用过程中耗能量较大,同时,除了空调所具有对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面作用外,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它还存在一定的负面作用,例如“病态建筑综合症”等。因此在考虑室内气流组织及冷热源、水泵的合理选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为避免实际工程中普遍存在

5、的大流量、小温差现象,本设计对于整个水系统进行了详尽的水力计算。为避免实际工程中气流组织分布不均等问题,本设计对各种末端设备的选择做了较仔细的计算选择。在设计过程中,根据阅读的大量书籍、论文、规范对计算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设计能符合工程中的各类规范。本次设计的任务是泗阳县交通大厦的空调设计,具体设计的步骤有:冬、夏季空调负荷的计算,空调方式的确定,制冷、空调设备的选型,空调系统平剖面图、系统图的绘制,制冷供暖设备房的平剖面图的绘制,整个建筑的防火、排烟的说明,编制施工说明,编制设计说明书,翻译专业技术外文一篇等。61第2章设计资料1、地理气

6、象资料江苏泗阳(东经119°02′,北纬33°36′)夏季[1]: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8℃;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8.3℃;空调计算日均温度:30.4℃;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1℃;平均风速:3.2m/s;大气压力:100.34kPa;设计计算相对湿度:85%。冬季[1]:空调计算干球温度:-8℃;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3%;采暖计算干球温度:-5℃;通风计算干球温度:0℃;平均风速:3.6m/s;大气压力:102.46kPa。夏季[2]:室内温度:26℃;相对湿度:40~65%;气流平均速度≤0.3m/s。冬季[2]:室内温度:20℃;相对湿度:

7、40~60%;气流平均速度≤0.2m/s。2、围护结构资料(1).外墙[3]:钢筋混凝土墙体,结构如图2-1所示,=350mm;61图2-1图2-2(2).内墙[3]:3E墙板,结构如图2-2所示,=200mm;(3).屋顶[3]结构如图2-3所示,=70mm;图2-3(4).传热系数:[2](2-1)式中——内表面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W/(m2℃);——墙体厚度,m;——导热系数,W/(m℃);——外表面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W/(m2℃);61所以外墙的传热系数:=2.30W/(m2℃);内墙的传热系数:=2.09W/(m2℃);屋顶的传热

8、系数:=0.65W/(m2℃)。(5).窗户为金属窗框、单层透明单玻璃,内挂浅色帘,传热系数为=5.94W/(m2℃)。(6).门为保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