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doc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

ID:61983985

大小:11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2-26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_第1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_第2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_第3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_第4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课案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执教理论支持《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1.夯实基础高效课堂的内涵之一是实现“四基”的扎实,包括:基础知识扎实,基本能力扎实,基本思想扎实,基本方法扎实。本课是一优美的游记,在第一课时教学时,注意课文的内在联系,进行整体教学,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探究欲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读通课文,理解、掌握生字词上。2.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美言美景,在理解和体验文本中受到

2、情感的熏陶,唤起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金华的双龙洞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还是比较遥远的,所以教学时,要创始一定的情景,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初步体会金华双龙洞的的奇特之处。3.发展思维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认为,教师要让学生“在词的理解和运用中,发展思维的准确性”。通过字、词、句、篇的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的各项品质。在第一段的教学中教师紧扣“精神”“明艳”和“迎”等几个词语的理解,体会一路上景色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明艳、蜿蜒、盘曲而上、变化多端”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按游览顺

3、序写作的,感受沿途上景色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两条写作线索,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设计内容一、课前自主预习:1.读一读:认真练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2.学一学:自学生字词,查字典理解生词意思。二、课内精讲精练:教学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揭题设疑1.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游玩过哪些地方?2.今天,我们就跟着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好吗?板书课题。3.同学们,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说说题目的意思。像这样的记录出行、游

4、览、参观等活动的文章就叫游记。4.你们听说过叶圣陶爷爷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下面,我们跟随叶爷爷一起去欣赏神奇的双龙洞。1.学生回答。2.学生齐读课题。3.学生回答:记录游历金华的双龙洞。4.学生介绍收集的叶圣陶爷爷的资料。旅游是学生们所喜爱的,通过这样的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借机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游记。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将文章读准、读顺,注意长句子的停顿。1.学生读课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前已经充分预习了,因此课上不宜再花大量时间自学生字词,而是重在检查预习、适当点拨,自主交流,既加深了印象,又为下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预留了时间。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学生

5、回答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学生可能会很模糊,所以,设计了这个问题,学生既梳理了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又使游览的顺序在学生的脑海中呼之欲出。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词:浙江罗甸杜鹃油桐明艳突兀森郁孔隙稍微臀部漆黑蜿蜒石钟乳石笋谁来读一读?指导蜒、臀、桐、鹃的写法(2)注意多音字“曲(qū)”、“系(jì)”、“似(shì)的”读音。(3)指导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出示:①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②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

6、挤压过来。(1)学生读生词。(2)学生读多音字。(3)学生练读。3.作者旅游一路上经过的路线还比较复杂,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点?在表明地点转换的词语或句子下画“~~”。谁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哪些词语?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3.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作记号。学生交流所画内容。4.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作者游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什么顺序呢?师小结:像这样的边游览边转换地点的顺序就叫游览顺序。4.学生思考、交流。三、再读课文,感悟文本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在去双龙洞的路上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找出相关的词句画上着重号。交

7、流。2.找出喜欢的景物,读一读,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注意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来体会。3.交流阅读感受:(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理解“有精神”。出示三种字典上的解释,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2)相机理解“明艳”。(3)“一路迎着……时时变换调子。”(4)【出示】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急,时而缓。老师将这句改动了一下,读一读,行不行?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通过朗读让我们听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