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中考古诗文赏析重点篇练习.doc

2015上海中考古诗文赏析重点篇练习.doc

ID:62032710

大小:1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4-15

2015上海中考古诗文赏析重点篇练习.doc_第1页
2015上海中考古诗文赏析重点篇练习.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5上海中考古诗文赏析重点篇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古诗文赏析重点篇练习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文学常识1、《天净沙·秋思》,作者是(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二、词语解释1、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2、断肠人:(原来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三、赏析理解1、首句展现了一派秋天毫无生气的(萧索)景象,是灰暗的色彩基调,恰与游子(悲凉)的心境相吻合.第二句的画面转为(明净)的色彩基调,清雅、(   )。第三句悲凉的画面让读者想象

2、得到瘦马上辛劳的游子(凄苦)的神情。2、“小桥流水人家”常被后人用来表现(江南农村)地区的景物特点。3、曲题中“秋思”是指(在秋天游子在旅途中孤单、寂寥、忧愁的思乡之情。)4、小令前九句写了九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小令有十一个意象:前九个再加(夕阳)、(天涯)。5、作者的思想感情(主 题)从哪一关键诗句中体现出来?(       )这表现了游子怎样的心情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游子在旅途中孤单、寂寥、忧愁的思乡之情).6、全曲

3、勾画了一幅“(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写途中所见,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是游子自身境况的描述,前三组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只是烘托了一种(悲伤的、萧瑟)的氛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直接抒写了游子的心理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游子的悲秋情怀,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8、“小桥流水人家”,画面(     ),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9、“瘦”表现了(游子旅途的辛劳)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词语注释:1。本诗的作者( 崔颢),(唐 )代诗人。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市蛇山.2.历历:(清楚可数 )。3.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4乡关(故乡)二、阅读理解:1、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 ,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此联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 铺垫 )。(引述了黄鹤楼的传说)3、“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头遥望,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 ),受此景象

5、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只有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描写了黄鹤楼高耸的雄姿)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宛如眼前。和煦的阳光,给家人的温暖。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诗作的思想品味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

6、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诗作以一“ ( )"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 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6、这首诗首联写()景,颔联写( )景,颈联写(  )景,尾联写(  )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