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南翔编组站运输组织、运输效率优化探究

浅议南翔编组站运输组织、运输效率优化探究

ID:6206870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06

浅议南翔编组站运输组织、运输效率优化探究_第1页
浅议南翔编组站运输组织、运输效率优化探究_第2页
浅议南翔编组站运输组织、运输效率优化探究_第3页
浅议南翔编组站运输组织、运输效率优化探究_第4页
浅议南翔编组站运输组织、运输效率优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南翔编组站运输组织、运输效率优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南翔编组站运输组织、运输效率优化探究  【摘要】铁路编组站是铁路运输的基本生产单位。在路网中,编组站起着车流的主要集散点的作用,并且还有铁路货物列车的“制造工厂”的称誉,在铁路运输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铁路总公司实施货运组织改革,推动铁路货运全面走向市场,努力为全社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铁路货运服务。编组站在铁路改革中发挥着“后厂”的服务作用。【关键词】编组站运输组织运输效率当前编组站运输组织工作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货物列车的到达和出发的不均衡运输以及车流限制条件和配空车等因素,导致编组站易出现货物积压、堵塞不畅等情况,影响铁路运输企业

2、自身的经济效益,也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找出制约因素,分析形成制约因素的原因;针对铁路编组站的薄弱环节,及时积极地采取相应对策,优化编组站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率对铁路货运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南翔编组站概况南翔直属站本部坐落于上海市西郊,嘉定区南翔镇南首。距上海市区16公里,现以发展成为三级五场双向混合式编组站,是华东地区大型综合自动化编组站之一。10南翔编组站为特等编组站,主要担负货物列车编组及货运、军运、装卸和列车到发、会让等工作。全站设有下行到达场(简称Ⅰ场)、南翔客站(简称翔客)、下行场(简称Ⅲ场)、下行出发场(简称Ⅴ场)、上行到达场(简称Ⅱ

3、场)、上行编发场(简称Ⅳ场),站型为双向三级五场。下行系统三级三场:担负京沪、沪昆线货物列车的到达、解体和沪昆线、上海枢纽(小运转)货物列车的编组、始发作业;上行系统二级二场:担负沪昆线、上海枢纽(小运转)货物列车到达、解体和京沪线货物列车的编组、始发作业。日均办理辆数近7000辆。现有调车机车6台,其中上行系统2台(驼峰、编尾各1台),下行系统4台(驼峰2台,编尾2台)。下行驼峰调机中1台(机车号0056)为调度机车,负责其他调车机车加油、故障时的临时替换及安亭JSQ车辆取送等工作。2南翔编组站运输组织原则为适应局管内高铁相继开通运营,既有干线运输能

4、力的释放及货运生产力改革后给车站运输工作带来的新形势、新要求,规范车站管内运输组织应急处置和指挥,车站运输组织工作必须树立大局意识,按照“接、移、卸、排、装”的运输流程进行,执行以下基本原则:10(1)坚持“安全第一,效率优先,按图行车”的原则;(2)坚持“一接发、二解编、三取送,先运转、后货装”的原则;(3)坚持“一卸、二排、三装”的原则;(4)坚持“先畅后优,开好货运班列”的原则;(5)坚持“接车照顾解体,开车照顾编组”的原则;(6)坚持“编组站和枢纽站优势互补”的原则。3南翔编组站运输组织影响因素分析3.1车站运输组织10(1)直属站调度指挥不够

5、精细。直属站调度对管内调车机车运用主要以阶段计划为主,掌握原则,对调车机车作业实际动态不掌握,驼峰及编尾作业楼也不提供实际作业起止时分,调度对管内各货运站出车掌控不够,不能很好组织各站及时取送及出车。(2)调机非生产时间的压缩办法不多。目前直属站管内普遍存在调车机车交接班、进库整备等作业时间过长的问题,但是车站没有有效的办法进行解决。针对机车乘务员因各种原因造成作业中断以及调车机车频繁的故障没有很好的解决途径,虽然与机务段也进行了沟通,但是问题依然存在。(3)直属站车流调、货调盯控和协作意识不够。不能很好的组织各点按照计划进行装卸作业组织和出车工作,仅

6、仅起到信息的收集工作,主动联系协调的意识不强。(4)机调合署办公作用发挥有待提升。南翔站驻站机车调度员与车站配合较好,但是由于机调仅负责大运转机车调度,枢纽小运转机车和调车机车不属于其作业管理范畴,导致作业过程产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协调解决。(5)枢纽小运转线条与车流衔接不紧密。目前枢纽各站车流移动主要依靠管内6台小运转本务机按照客车线条方式周转,目前管内日班第一个线条因无流而放单机,而到了日班第四阶段及上半夜出发车流小运转机车又有一定的缺口。一方面因各点下半夜基本不作业导致无车可出,另一方面因交接班时间过长致有车开不出。3.2影响驼峰作业方面10(1)关

7、键岗点作业人员工作质量有待改进。拉风制动员、提钩制动员整体工作质量不高,未能保证机峰解体作业最大程度的连贯性。(2)临时安全卡控措施影响日常运输效率。机务系统为了确保调车作业的绝对安全,在《技规》、《行规》之外制定若干卡控措施,这些措施在调车安全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调车机牵引速度问题,站细规定在30Km/hr以下,实际执行过程中普遍在20km/h以下,增加了解体和编组时间。(3)接班时间等列检、商检作业时间较长。列检作业人员与拉风、车号、商检分属两个单位,造成沟通不畅,拉风人员经常凭感觉判断列检作业是否完毕,时常发生拉风人员

8、出岗等列检现象。(4)到达编组站车列中禁止过峰、禁止溜放的限制车较多,调动要求高,作业耗时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