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pck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幻灯片.ppt

最新pck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幻灯片.ppt

ID:62073260

大小:507.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1-04-14

最新pck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幻灯片.ppt_第1页
最新pck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幻灯片.ppt_第2页
最新pck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幻灯片.ppt_第3页
最新pck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幻灯片.ppt_第4页
最新pck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幻灯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pck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幻灯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pck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学科教学知识”(PCK)舒尔曼教授针对当时美国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看到“学科”的缺失而提出来的重要概念,认为教师除了具备科学知识、一般教学知识外,必须在教学中发展另一种新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即“关于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的知识”。2005年,格林斯曼提出PCK包含的框架:某一内容的核心知识及教学目标、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理解和误解的知识、将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策略的知识。PCK要素及关键指标的解读PCK要素指标学科中

2、最核心的知识1.学科本身最核心,最基本的知识2.学科的思想方法3.对学生今后发展和学习最有价值的知识知识内在与外在联系(关于学生的知识)1.某一知识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上位知识与下位知识的联系3.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学习某一知识过程中容易混淆和误解的知识1.哪些学生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少讲、不讲或让学生自学?2.哪些问题是学生容易混淆或难以理解的?3.学生常见的错误有哪些?如何辨析和纠正?如何将特定内容呈现给不同学生的策略研究1.如何做学情调查,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方式与差异?2.呈现方式多样化策略的选择和应用3.对呈现效果的检测与反馈PCK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要素二

3、教学内容内在与外在的联系教什么?本课内容在第二章中地位如何?与这一内容有关的横向联系有哪些(还有哪些学科知识也涉及到熔化和凝固?)与这一内容有关的纵向联系有哪些?(本学科中关于熔化凝固有关的后续知识有哪些?)本课内容还可以做哪些方面的充实和完善?(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本节内容的横纵向知识点联系】横向联系:语文中有一些诗词,美景描写会涉及到熔化凝固。纵向联系:熔化凝固属于物态变化中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转变,在地球表面进行水循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在学习内能时,也有其一定的联系。【本节课必须讲清楚的核心问题】固体熔化可分为两种情况:熔化时,固液共存,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晶体;继续

4、吸热,温度不断升高——非晶体。【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自然界的冰雪消融,生活中油类的熔化和凝固,生产中玻璃、钢铁等产品的制造。PCK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要素三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理解和误解的知识怎么教?(以学定教)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什么?认知水平如何?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哪些知识学生易解,教师可以少讲、不讲或让学生自学?哪些内容可以由同伴讨论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引导甚至讲解?哪些问题是学生容易混淆或难以理解的?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常见的错误有哪些?如何辨析和纠正?(1)课前对学情的了解在课前我通过谈话,对学生认识熔化和凝固做了一些了解。(2)学生问

5、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易掌握和已经了解的知识】:都能认识到固态和液态能互相转变。【学生易混淆和难以理解的知识】:1.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对以上两点认识较模糊;2.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完全没有认识,可能难以理解。3.根据熔化的特点可将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不知,有可能发生混淆。(3)确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过程与方法:感知发生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感悟物质世界的美丽多姿。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6、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关注自然现象,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欲望。(4)确定教学难点及重点教学重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教学难点:晶体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描绘晶体熔化图像;据图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理由及突破的措施】:由于初一学生缺乏对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感性认识,因此从固体熔化实验出发,通过学生实验、操作,利用图像法分析及归纳

7、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PCK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要素四如何将特定的知识呈现给不同学生的策略怎么教?怎样学?我设计的问题、教学情境、活动安排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选择?针对学生的认知困惑点,教师该采取何种手段让学生突破疑点?应如何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1)对易懂知识点的教学策略对熔化和凝固的认识,通过学生手握冰块,发现有水滴下,联系夏天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