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储光羲的《咏山泉》.doc

高考古诗词鉴赏·储光羲的《咏山泉》.doc

ID:62074629

大小:4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4-16

高考古诗词鉴赏·储光羲的《咏山泉》.doc_第1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储光羲的《咏山泉》.doc_第2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储光羲的《咏山泉》.doc_第3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储光羲的《咏山泉》.doc_第4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储光羲的《咏山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古诗词鉴赏·储光羲的《咏山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咏山泉【作者简介】储光羲(706或707—760或763)唐代诗人。兖州(今属山东)人。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授汜水尉后为安宜县尉尉.公元751年(天宝十年)转下邽尉,后升任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安史之乱后,被贬谪,死于岭南。为盛唐著名田园山水诗人之一。其诗多为五古,擅长以质朴淡雅的笔调,描写恬静淳朴的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有《储光羲集》5卷,《全唐诗》编为4卷。【译文】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却没有人知道。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地(水)面的颜色和

2、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山村的小池塘。(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鉴赏】这是一首山水诗,作者为唐代诗人储光羲。他以写田园山水诗著称,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咏山泉》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本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活气;面

3、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澄和,那种

4、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由此看来,《咏山泉》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媲美:全诗形象生动,画面清新鲜丽,诗人既泼墨渲染,又精雕细刻,把清泠丰溢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咏山泉》又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

5、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总之,咏山泉与明心志的高度和谐统一,使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王典馥)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⑴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⑵。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⑶,北栅儒先只固穷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⑸。[1]作品注释  ⑴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⑵苕溪:河名,源出浙江省天目山,流经余杭、杭州、湖州

6、等地,进入太湖。  ⑶西庵:智老所居。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禅伯:形容智老精于禅学。  ⑷北栅:天经所居。亦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儒先:形容天经精于儒学。固穷:安于穷困,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⑸纶巾鹤氅:是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这里比喻诗人是雅人。纶巾,用丝带做成的头巾。鹤氅,用鸟羽做成的外衣.[2]作品鉴赏  此诗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的语文试题中。  公元1136年(宋高宗绍兴六年)旧历二月,陈与义寓居苕溪畔的青镇,怀念对岸

7、的两位朋友天经和智老,因而写下这首诗。  作品的开篇写时间变化,一夜之间,春水已涨,尽向东流,顿生怀友、访友之意.但笔意至此,先出一折,从自己写起。安于贫贱,甘于淡泊,在吟诗作赋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来一个春天,心中充满了顺适之感。自己如此,友人也是一样。所以下面写到禅伯之多病,儒先之固穷。实则写己即写友,写友即写己,二者交相为用,互为生发,以见出心灵的相契,见出溪涨思友的心理依据.有了前面的铺垫,末二句就顺理成章地踏上了访友的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忽略了,留给读者自己去想像.但作者另有一诗题为《与智老天经夜坐》:“残年不复

8、徙他邦,长与两禅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其中对雨夜谈禅的描写,正可与此诗互相补充。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是陈与义的名句,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