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岩土基础-普通化学-(2).ppt

注册岩土基础-普通化学-(2).ppt

ID:62085421

大小:162.5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21-04-14

注册岩土基础-普通化学-(2).ppt_第1页
注册岩土基础-普通化学-(2).ppt_第2页
注册岩土基础-普通化学-(2).ppt_第3页
注册岩土基础-普通化学-(2).ppt_第4页
注册岩土基础-普通化学-(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册岩土基础-普通化学-(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普通化学考试大纲二、溶液溶液的浓度;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渗透压;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分压定律;解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第二节溶液一.溶液浓度的表示1.质量百分比(%):2.物质的量浓度(C)3.质量摩尔浓度(m)4.物质量分数(x)二.稀溶液的通性依数性: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以及渗透压等.1.溶液的蒸汽压下降(1)蒸汽压: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和它的蒸汽处于平衡时,蒸汽所具有的压力。试验证明:难挥发溶质形成溶液的蒸汽压总是低于纯

2、溶剂的蒸汽压(po),其差值称为溶液的蒸汽压下降(ΔP)ΔP=po-p溶液(2)拉乌尔定律: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和溶质(A)的摩尔分数成正比。52.溶液的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1)沸点:液相的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2)凝固点:液相蒸汽压和固相蒸汽压相等的温度。溶液的的沸点上升: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溶液的凝固点总是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如:防冻剂。(3)拉乌尔定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成正比。ΔTb=kb.mΔTf=kf

3、.mKb:溶剂的沸点上升常数;kf:溶剂的凝固点下降常数73.渗透压π:为维持被半透膜所隔开的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额外压力。半透膜:等只允许溶剂分子透过,而不允许溶质分子(或离子)透过的膜称半透膜.渗透: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现象。πv=nRTπ=cRT反渗透:当施加于溶液面上的外压大于渗透压时,溶剂通过半透膜进入纯溶剂中。说明:(1)溶液粒子数越多,依数性越大;(2)对于电解质溶质的稀溶液,蒸汽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的数值都比同浓度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相应数值要大。9对同浓度的溶液来说,溶液沸点

4、高低或渗透压大小顺序为:A2B或AB2型强电解质溶液>AB型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溶液蒸汽压或凝固点的顺序:A2B或AB2型强电解质溶液<AB型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例1,将质量摩尔浓度均为0.10mol·kg-1的BaCl2,HCl,HAc,蔗糖水溶液的粒子数、蒸气压、沸点、凝固点和渗透压按从大到小次序排序:解:按从大到小次序排序如下:粒子数:BaCl2→HCl→HAc→蔗糖蒸气压:蔗糖→HAc→HCl→BaCl2沸点:BaCl2→HCl→HAc→蔗糖凝固点:蔗糖→HAc→HCl→BaCl2

5、渗透压:BaCl2→HCl→HAc→蔗糖43.分别在四杯100cm3水中加入5克乙二酸、甘油、季戊四醇、蔗糖形成四种溶液,则这四种溶液的凝固点()A、都相同;B、加蔗糖的低;C、加乙二酸的低;D、无法判断。131.下类水溶液渗透压最高的是:(A)(B)(C)(D)36.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高的是——。A.1molkg-1HAcB.0.1molkg-1CaCl2C.1molkg-1H2SO4D.0.1molkg-1HAc40.下列哪一种物质的水溶液的蒸气压最大__________。A.0.1molkg-1NaClB.0.1molk

6、g-1蔗糖C.0.1molkg-1CaCl2D.0.1molkg-1HAc43.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A.0.01molkg-1Na2SO4B.0.01molkg-1HACC.0.1molkg-1C3H5(OH)3D.0.1molkg-1HCl45.定性比较下列四种溶液(浓度都是0.1molkg-1)的沸点,沸点高的是__________。A.Al3(SO4)3B.MgSO4C.CaCl2D.CH3CH3OH三.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1.水的电离:H2O(ι)==H+(aq)+OH-(aq)(1

7、)水的离子积:KW=C(H+)·C(OH-)250CKW=1.0×10-14在任何酸碱性的溶液中,皆有C(H+)·C(OH-)=1.0×10-14(2)pH值:pH=-lg{C(H+)},pOH=-lg{C(OH-)},pH+pOH=1439、将pH=2的HCl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A、7.00;B、12.65;C、3.00;D、11.00。2.酸碱质子理论(1)酸:凡能给出H+的物质称为酸。(2)碱:凡能接受H+的物质称为碱。一个酸给出质子变为其共轭碱,一个碱得到质子变为其共轭酸.HA=

8、===H++A-共轭酸共轭碱例:HAc====H++Ac-Ac-+H2O====HAc+OH-173.一元弱酸的解离:HA(aq)=H+(aq)+A-(aq)弱酸的解离常数:Ka只是温度的函数,而与浓度无关,在一定温度下,为一常数.Ka大则酸性强若弱酸比较弱,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