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斜视及弱视患者的护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

最新斜视及弱视患者的护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

ID:62139159

大小:1.70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1-04-19

最新斜视及弱视患者的护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1页
最新斜视及弱视患者的护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2页
最新斜视及弱视患者的护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3页
最新斜视及弱视患者的护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4页
最新斜视及弱视患者的护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斜视及弱视患者的护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斜视及弱视患者的护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斜视由于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表现为眼位不正。病因:眼外肌或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功能异常。根据眼球运动和斜视角有无变化分为两大类1、共同性斜视2、麻痹性斜视动眼神经→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滑车神经→上斜肌外展神经→外直肌临床表现1、一眼向一侧偏斜,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斜视度基本相等,无复视和代偿头位。2、多伴有—屈光不正和弱视。3、检查: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健眼注视时斜视眼的偏斜角度。第二斜视角:斜视眼注视时健眼偏斜的角度。健康史斜视发生的时间、有无

2、复视和头位偏斜、有无外伤史、家族史。心理社会状况影响个人形象,易产生自卑焦虑心理。辅助检查评估1、遮盖试验:常用的检查方法。2、角膜映光法:确定斜视类型和斜视度数。3、血常规和头颅CT: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遮盖试验:简单而又确切地定性检查令患者注视视标,检查者交替遮盖其双眼观察:去遮盖眼瞬间眼球转动情况存在眼球转动—隐斜或斜视角膜映光法: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确定斜视类型和斜视度数。治疗要点:原则:早发现、早治疗1、戴镜矫正屈光不正;2、治疗弱视;3、手术矫正:待双眼视力平衡后再手术一般5~6岁先天性内斜视在2岁前手术护理措施1、保守治疗

3、:用睫状肌麻醉剂,散瞳验光配镜加强病因及支持治疗,按时服药。2、主要是手术治疗:术前护理:全麻或局麻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注意生命体征变化观察伤口,减少眼球运动增加营养摄入健康教育1、散瞳患儿:告知药物用法,约三周有畏光和视近模糊避免紧张和担忧。2、重视儿童眼保健,定期查视力,纠正屈光不正。3、戴镜治疗:疗程长,强调重要性,不可时脱时戴。4、弱视:讲解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鼓励坚持规范训练。5、身心健康,生活规律,锻炼身体,增强体质。6、斜视手术:指导用药,定期随访。二、麻痹性斜视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眼外肌发生麻痹,眼球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方向偏

4、斜,称之。病因及发病机制1、先天性:眼外肌发育不良2、后天性: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受损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受损原因有:炎症、肿瘤、颅脑外伤、眼眶外伤、脑血管意外、重症肌无力、眼外肌受损、糖尿病、动脉硬化等。临床表现1、眼球运动受限:患眼向麻痹肌作用的相反侧偏斜2、检查:第二斜角大于第一斜角。2、复视:患者首先注意到的症状伴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但,遮盖一眼可消失3、代偿性头位:常有斜颈,以便克服复视。健康史斜视发生的时间、有无复视和头位偏斜、有无全身疾病史、家族史、治疗过程。心理社会状况年龄、受教育水平、对该病的认识、

5、心理障碍程度、压力应对的方式等。辅助检查评估1、红玻片试验法:确定复像的情况。2、arks(尔克斯)检查法:可诊断垂直肌麻痹。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神经、肌性、代谢因素2、支持疗法3、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手术矫正护理措施1、复视:遮盖健眼—减少不适,预防拮抗肌挛缩。严密观察,挛缩发生前实施手术。2、支持疗法:促进麻痹肌恢复-维B1、针灸、理疗。3、手术治疗术前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抗生素、全麻。术后护理:全麻术后常规护理;消毒眼垫包眼;仍有复视,可暂时遮盖一眼。4、手术治疗后:再次检查视功能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见弱视。健康教育1、有弱视:

6、告知治疗措施、注意事项鼓励坚持规范训练。2、保持身心健康,生活规律,锻炼身体,增强体质。3、斜视手术者,指导用药,定期随访。4、治疗引起麻痹性斜视病因脑炎、高血压、糖尿病、外伤、重症肌无力5、药物治疗6个月麻痹肌功能仍不恢复或仅部分恢复者考虑手术治疗三、弱视概念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最佳矫正远视力在0.8或以下者。特点:主要是中心视力缺陷,周边视力可正常是一种可治疗的视力缺陷性常见眼病儿童患病率约1.3~3%越早发现→越早治疗→预后越好弱视分型1、斜视性弱视:是最常见的类型。2、屈光参差性弱视3、屈光不正性弱视4、形觉剥夺性弱视5、其

7、他原因的弱视分型及发病机制:1、斜视性弱视:最常见的类型,为单眼弱视斜视可引起复视和视觉紊乱,为了消除和克服其,大脑皮层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形成。分型及发病机制:2、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屈光度差别明显,在2.50D以上双眼的视觉刺激不均衡,较重眼形成。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眼,远视多见严重屈光不正,学龄前未予矫正而发生。4、4、形觉剥夺性弱视(废用性):婴幼期的眼部疾病限制了充分的视觉感知输入视功能发育障碍,而发生。见于:角膜混浊、先天性或外伤性白内障上睑下垂、一眼遮盖过久5、其他原因:无原因—屈光

8、异常、斜视、器质病变只表现—视力低下临床表现1、视力差:轻度弱视,矫正视力0.6~0.8;中度弱视,矫正视力0.2~0.5;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2、拥挤现象:对排列成行的视标分辨力较单个视标差对比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